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从九个关键词“阅读”上海世博会
  世博园开园首日运行正常,20多万游客入场,除了7个国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还在继续装修,其他的展馆都正式向游客开放。主办方给记者提供了一本《关键词读上海世博》的小册子。记者“按图索骥”踏访世博园,通过九个关键词,“阅读”本届盛会的多姿多彩。
  
  城 市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的不断产生、扩大。当159年前,首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开幕时,全球城市人口比例只有6%;而如今,当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时,全世界已有50%的人居住在城市。据估计,到2025年,世界城市人口将会增至50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61%。
    上海世博会将主题定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世博史上第一次出现“城市”主题。
  记 忆
    在上海城市最佳实践区,按1:1比例复制的澳门百年老当铺“德成按”以青灰色的外表素面示人。当票、当簿……城市面貌在日新月异,但这家历史性的当铺却被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
    这般保存城市“记忆”的例子,在上海世博园比比皆是。比如,上海世博建设大厦,就是在原上海第三印染厂的“新纺大厦”的基础上,利用新技术改造而成的。中国船舶馆,则是建在百年老厂“江南造船厂”的原址之内。据介绍,在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内,约有25万平方米的优秀老建筑被纳入保护范围。
  回 归
    童话王国丹麦给上海世博会带来的除了小美人鱼的惊艳绝伦,还有 “奥登塞”的返璞归真。这个丹麦的第三大城市、安徒生的故乡,将一条简单的自行车道搬到了“城市最佳实践区”;车道两旁,则是来自丹麦的自行车停车点、打气点。这个案例提出:以自行车代步,是未来城市的出行方式。
    加拿大温哥华同样入选了 “最佳案例”。该市规划师肯特·穆罗说:“20年前,我们在道路设计上的优先顺序为 ‘机动车——自行车——行人’,而现在,完全倒了过来”。
    回归,可说是上海世博会提倡的城市新生活理念之一。
  低 碳
    办“低碳世博”,是上海世博会的宗旨之一。本次世博会期间,上汽集团的200辆燃料电池汽车和300辆电动汽车在园区内运行,500辆混合动力汽车在园区内运行。记者1日行走世博园,看不到一缕汽车尾气、闻不到一缕刺鼻气味。
    世博园中,一座凸现上海风格的四层小楼“沪上·生态家”迎来如潮访客。这座楼中,微风吹过,安置在屋顶一角的涡轮式风力发电装置便会发电;卫生间是用雨水、污水冲洗;阳光透过屋顶的巨大透明玻璃天窗,直接射入屋内……小楼比同类建筑节能达75%。
  循 环
    上海雨水十分丰富,但利用率不足10%。上海世博会正在寻求“资源循环”之道,中国馆、主题馆、文化中心等场馆的屋顶和世博轴的顶棚,均实现了大面积收集屋面雨水。
    在上海世博园浦东园区西侧,是呈带状的后滩公园,它将来自黄浦江的劣五类水,通过沉淀地、叠瀑墙、梯田等不同的“湿地净化区”,经过长达1公里的流程,变为三类净水,日经水量达2400立方米。净化后的水,不仅可以提供给世博公园用做水景循环用水,还能满足园内绿化灌溉和道路冲洗等需要。
  节 能
    位于黄浦江南岸的世博中心,屋顶平坦面积约4万平方米,太阳能常规光伏组件被平铺在屋顶。据介绍,世博中心太阳能光伏系统总装机功率约1兆瓦,主题馆的系统总装机容量约2.6兆瓦,后者是目前国内单体建筑上最大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世博园内,雨能集水,晴能发电,节能“足迹”时时可寻,无处不在。
  想 象
  在西班牙马德里案例馆,有一棵罕见的“空气树”。这是一座十边形的金属结构建筑,它直径12米,采用可循环材料建成,建筑内部有自动开启的百叶窗和直径7米的“引风机”,在“树”内营造出一个凉爽、舒适的环境,与外界温差最高可达8摄氏度。“树”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发电板,实现能源自给。它还通过喷水管道以及忍冬、常青藤等攀援植物进行空气调节,吸收二氧化碳,遮阳,防热。它底部腾空,为人们提供一个绿色的休息场所。
    这一充分代表了人类想象力的 “空气树”,是从马德里城市街道被原样复制过来的。谁能否认,这一“想象”的产物未来不久就会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和 谐
    宁波滕头村是全球唯一入选上海世博会的乡村实践案例。
    “滕头馆”是一个高13米、长53米、宽20米的长方体,为两层独立建筑。记者1日行走在馆内,不仅能闻到清新的花香水气,还能听到采自村庄的鸡啼、狗吠、蛙鸣和潺潺水声,如痴如醉。这个馆的上层空间,是农民生态种植实验室区,游客甚至可以在此试种水稻。馆的外墙则进行“垂直绿化”,整个墙面都是植被,对墙体温度进行调节。滕头村曾被评为“世界十佳和谐乡村”,是中国乡村城市化的代表之一。
  家 园
    在荷兰带来的“水城鹿特丹”案例中,人们看到了许多储水广场、人工开挖的大量矩形沟渠。在所有的矩形沟渠之上,都有铺了栅栏,供平时停车之用。一些极限运动场,本身既设置在凹地里,当雨季来临时,运动场就变成了蓄水池。
    来自全球的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在上海世博会上,探讨城市生活的前景,为的是寻求一种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保护共同的地球家园。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从九个关键词“阅读”上海世博会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3 版:神州看台】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