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中求快
——广水市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观察
在形势更为复杂的“后危机”时期,广水各项经济指标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今年1至4月,该市规模工业实现产值44.8亿元,销售收入42.8亿元,财政收入达2.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32.7%和42.7%。 还有一组持续走低的数据,却同样令人欣喜:今年前4个月,该市万元GDP综合能耗同比减少4%,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也实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广水经济平稳增长的背后,是高质量、高效益!”广水市委书记李耀华说。 在更宽广的舞台上演绎精彩 县域经济的舞台有多大?广水决策层认为,这个舞台是开放、无垠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面对区域经济风生水起的态势,广水跳出行政区域的限制,张扬自身优势,在更宽更广的范围内整合各类资源、资本、技术、市场,把发展县域经济的“舞台”搭建到国内各个经济圈、经济带。 身在“圈外”的广水于去年2月成为武汉城市圈观察员,该市抓住这一新契机,全面开展对接大武汉的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利用成为“鄂西圈”成员的机遇,借力发展旅游产业;突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重点区域,组织专班外出招商,先后举办了15次项目推介会,硕果累累。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该市不断提升国际化的运作能力。伊朗PSN公司来了,与该市茂鑫胶带公司合资兴建年产600万条特种胶带全自动生产线;日本北陆电气株式会社来了,与该市港源电气公司合资办厂。 在更理性的调整中放大优势 在广水,广水卷烟厂曾“一枝独秀”,优化工业结构一直是该市不懈探索的重大课题。 “金融危机‘弯道’时期,正是产业调整、企业洗牌的机遇期。”广水市决策层从危机中看到了机遇。该市在继续支持广水卷烟厂发展的同时,立足本地实际,引导大项目向风机制造、医药化工两个优势产业聚集。 该市吹响了创建“中国风机名城”的集结号,多方吸引客商投资兴办冶炼、铸造、电机等关联项目。华鑫实业公司新增5亿元投资,扩大冶炼项目;投资1亿元的风机产业园项目已于去年顺利竣工;投资1.5亿元的水轮机和大型高速节能风机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随着各类生产要素的聚集,该市医药化工产业也迅猛成长。三江固德公司投资5000万元新上精制乳酸项目,建设全国最大的乳酸盐生产基地;双雄催化剂公司投资6000万元实施全低温变换催化剂项目,产品覆盖国内70%的市场。 目前,该市风机产业集群网络骨干企业达26家,生产规模位居全国县市前列;医药化工产业网络骨干企业达17家,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小针剂生产基地。 “目前,这两个产业成长良好,潜力巨大,未来3-5年内,产值可分别突破百亿元,成为广水新的经济增长极。”广水市市长吴超明充满信心地说。 在更刚性的监管下保护生态 3月21日,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有着20年生产历史的广水市九皇冲砖厂被炸封。 广水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对欲在广水落户的项目,该市组织环保、国土、建设、税务、电力等多个部门进行“会审”,对不符合标准的项目坚决说“不”。去年至今,共有15个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在该市吃了“闭门羹”。 “追求‘绿色产值’,创造‘绿色效益’,实现‘绿色繁荣’”,该市与市内所有企业“约法三章”。中山造纸有限公司对锅炉进行技术改造后,由以前的烧煤改为烧糠壳,年节约原煤2.3万吨。金汇冶炼公司先后投入1500万元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年节约用电2400万度,减少矿石消耗900万吨,降低粉尘及废水排放近90%。 该市还积极引导各企业推进废气、废水、废渣资源化和综合再利用,着力发展循环经济。目前,该市的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达到了80%以上。 如今的广水,正在向山清水秀的生态城市阔步迈进! (特约记者 李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