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让全力品牌在世界各地奏响民族强音
——访湖北全力铸造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聂孝全

  人物简介:聂孝全,男,高级工程师职称。1976.3——1987.12 柳林铸造厂铸造车间主任 ;1988.1——1989.10随州市汽车挂车配件厂生产股长;1989.11——1999.8随州市铸造厂厂长 ;1999.9——2004.11随州市全力铸造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04.12——至今 湖北全力铸造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先后荣获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创业之星、全国劳动模范、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优秀厂长 (经理)、湖北省优秀创业家、随州市优秀企业家等称号。
  
  
    近日,全国首届铸造行业综合百强、分行业排头兵等企业揭晓。我市企业湖北全力铸造有限责任公司,位列全国汽车铸件行业十强。
    全力公司的产量表显示了其入选的实力:1990年产量几乎为“0”,1991年产量为500吨,1994年产量为5000吨,2006年产量为3万吨,2009年产量7.5万吨,预计2010年产量为12万吨,2011年产量目标为20万吨,2015年产量目标为50万吨。
    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到如今铸造业的巨头,全力靠的是什么?5月17日,带着这个问题,记者专访了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聂孝全,透过成绩探索全力公司80多年来一路走过的艰辛历程。
  光大“编钟文化” 塑造企业精神
    引文:编钟作为我市两张“世界级文化名片”之一,其声乐价值和考古价值,让随州走向世界。然而,这些地下沉睡2400多年的编钟,其精湛的铸造技术,仍让全力公司等一批“铸造人”,甚为感叹。以“精益求精”的“编钟文化”作为企业精神,全力公司历经大风大浪,跨越发展。
    本报记者:首先要恭贺由聂总率领的全力公司,荣获“全国汽车铸件行业十强企业”,社会各界对此评价都感叹不已。请您介绍一下,全力在创业初期的情况。
    聂孝全:全力公司最早前身是始建于1927年的“柳林店锅铧厂”,风风雨雨走过了84年的发展历程。企业先后更名为柳林区供销合作社铸造厂、幸福公社农机分厂、随州市汽车挂车配件厂、随州市铸造厂、随州市全力铸造有限责任公司,直到现在的湖北全力公司。企业的发展应该以1990年为分水岭。1990年,企业资不抵债被迫关门,70多职工四处谋生,工厂一片荒凉。当时我是生产副厂长,在政府领导和职工的支持下,我接下了这个烂摊子。上任伊始,我带领职工艰苦创业,面向市场抓调整,转产汽车底盘铸件,并凭着4000元贷款起步,当年扭亏为盈,实现了“一年甩扁提(亏损),二年翻一番,三年再翻番,四年过千万”的发展目标。
    之后,公司迎来了每年一大步的跨越式发展。从年产铸件数量上可以看出:1990年产量几乎为 “0”,1991年产量为500吨,1994年产量为5000吨,2006年产量为3万吨,2009年产量7.5万吨,预计2010年产量12万吨,2011年产量目标为20万吨,2015年产量目标为50万吨。
    本报记者:产量从“0”到“50万吨”的跨越,全力公司发展的背后,是什么在支撑着?
    聂孝全:是文化——编钟文化。全力公司是在编钟文化上站立起来的,也是通过弘扬编钟文化而发展起来的。
    编钟是随州的骄傲,其铸造工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2000多年前的随州人,用自己的特有的聪明才智,更是其精益求精、用心铸造的精神,令现代文明折服。今天,土生土长的全力公司,作为铸造企业,不仅不能让铸造的传统工艺失传,而且要发扬光大,坚守编钟铸造的“精益求精”精神,加上与时俱进地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才使全力这艘大船在经历了各种风浪之后,仍能向着自己的目标向前。这就是我们80多年来得于立足,并且不断进步的真谛。
    如今,全力公司的发展和随州编钟一样,令许多业内人士感到惊奇。近几年来,先后有一汽、东风、庆铃、江铃、南汽、中国重汽、上汽红岩依维柯、陕汽、安凯、安徽华菱、广东富华等集团公司与全力公司开展合作。2009年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5.68亿元,销售收入5.59亿元,利税4200万元,其中上缴税金2127万元,出口创汇866万美元。昔日那个资产不足百万元、濒临倒闭的镇办小企业,已经发展成为资产7亿元,主产乘用车、商用车、工程车三大系列120余种制动部件产品,成为全国主要的汽车铸件生产基地之一,跻身于 “全国汽车铸件行业十强”之列。
  登高望远 放眼世界
    引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让全力品牌在世界各地奏响民族产业的主旋律,是聂孝全的追求。
    本报记者:全力公司在发展中,有哪些关键节点?它给企业带来了什么启迪?
    聂孝全:企业从小作坊到合作社再到大集体,经历过6次体制变革,产品从铁锅到污水管到纺机配件。进入上世纪90年代,企业才正式步入良性发展轨道。1999年和2004年的二次改制,为企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如何使具有80多年铸造历史的老厂焕发青春,怎样才能使全力从柳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我们把企业定位于世界汽车行业的大舞台,致力于做大做强铸造产业,坚持内外齐步走,与大企业合作借船出海,推动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1992年,我们同东风杭汽公司攀上亲;1993年,同庆铃公司结了缘;1994年,同柳州五菱集团握手;1995年,同南汽和长安公司结下友谊;1996年,与一汽集团开展合作;1997年,开拓了江铃公司市场;1998年,开拓了东风集团公司;1999年,开发了沈阳金杯集团;2000年,又开
    发了重庆重汽市场;2001年,开发了陕汽市场;2002年开拓中
    国重汽、江淮集团;2003年又开发了上汽;2005年后,拓展外贸
    渠道,当年出口125万美元,实现随州地区汽车零部件出口
    “零”的突破。目前,企业产品畅销欧美等20多个国家,全力品
    牌真正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发达国家唱响民族产业的主旋律。
    本报记者:听了全力公司的发展历程,感受到企业一直都
    在创新,积极开拓新市场。
    聂孝全:企业要想一直勇立市场潮头,永葆青春,只能不
    断创新。在汽车行业,有这样一个比喻:世界汽车制造巨头是
    太阳,中国大型汽车厂家是地球,配件企业则是月亮——配件
    企业围着主机厂转是天经地义。能否让地球围着月亮转呢?要
    做到这一点,月亮必须具有一定的引力,而这引力就是创新,
    包括思维创新和科技创新。企业如同编钟一样,当观众对编钟
    鸣奏的“高山流水”齐声喝彩的时候,如果编钟不及时更换另
    一种风格的乐曲,一旦观众胃口发生变化,那么编钟就会失去
    观众。此时的编钟只能算是一件文物,而算不上艺术精品。
    就是靠不断创新,全力公司才在多次的危机中寻找到了
    发展机遇,实现了弯道超车的效果。1993年,当中型汽车销售
    异常火爆时,我们却压中型车配件,上轻、微车配件。结果
    第二年当许多以生产中型车配件为主的企业因产品不对路倒
    闭时,我们却用微车配件同生产轻型车的龙头企业庆铃公司
    和生产微型车的老大哥柳微打得火热,产品占领了该市场的
    80%以上。1995年,当轻型车市场如日中天,全国汽车都是
    鼓式制动,盘式制动还不被国人接受时,我们却提出上盘式
    制动产品。结果不到半年,大街小巷飞驰着依维柯盘式制动
    汽车,全力公司再次把握住了盘式制动市场。1997年冬,当
    亚洲金融危机刚刚露出触角时,我们又制订了 “打好成本管
    理仗,打好市场竞争价格仗”发展战略,使企业摆脱了困境。2008年下半年世界金融危机没有显山露水时,全力公司提早准备开发新品和国际市场。当危机严重冲击市场时,全力已形成了美、欧、东南亚、中东、非洲全球经济互补的市场格局,产品销售到十几个国家,使企业在逆境中等到健康发展……总之,只要有了创新思想,企业就会生发出旺盛的活力。
  “责”字当头 兼济天下
    引文:浙商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一百万可过,一千万有压力,一个亿是社会的。这句“名言”引起了共鸣:公司资产越多,企业效益越高,欠政府、职工和社会的就越多,就要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贡献,多发展公益慈善事业。
    本报记者:今年,您又被评选上了“全国劳模”,基于企业家和劳动者的双重身份,您有何感想?
    聂孝全:几年前,我在某杂志上看到一浙江企业家写的一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示。这位浙江企业家在文章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一百万可过,一千万有压力,一个亿是社会的。这句“名言”引起了我的共鸣,我由衷地感到,公司资产越多,企业效益越高,欠政府、职工和社会的就越多,就要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贡献,多发展公益慈善事业。
    2004年,全力公司积极响应柳林镇委、镇政府“建设铸造强镇”的号召,以全力工业园为载体,投资600多万元新建加工车间4栋,吸纳全镇23家加工个体户、近百台加工设备和200多名劳动力入驻工业园,形成年配套加工汽车配件2万辆(份)、加工产值600余万元的生产能力。总之,为扶持小加工企业的发展,我公司从技术上扶持,资金上帮助,管理上带动,产品安排上优惠,提高了小加工企业的配套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目前,与我公司外协配套的小加工企业除柳林外,还发展到京山、襄樊等周边地区,外协加工企业总数达到48家,设备320台(套),固定资产5000多万元,从业人员1000多人,年加工产值近亿元。同时,我公司利用品牌优势,优化整合社会闲置存量资产。据初步统计,我公司目前主、辅产业共吸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000余人,帮助240名下岗职工走上再就业岗位,年工资收入达到8000多万元。
    以人为本、依靠员工办企业是我公司的一贯宗旨,为员工创造财富,为股东创造价值,为社会尽到责任,是我公司的经营理念。公司不断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努力改善员工物质生活条件,近几年,我公司投资5000多万元,相继落成职工公寓6栋,完善配套职工宴会厅。投资800多万元为职工办理了工伤、养老、生育等保险。根据物价上涨情况提高员工工资收入,每年员工工资比上年保持20%的增长幅度。良好的福利待遇激励员工爱岗敬业的热情,从而推动了企业的和谐建康发展。
    同时,我们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建设。大力支持希望工程、关爱女孩行动、敬老养老、交通道路、抗洪救灾等公益慈善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到绵薄之力。我公司近几年来,先后为社会捐资捐物达百万元以上。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1
2
·让全力品牌在世界各地奏响民族强音
3
4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