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在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上,中国移动发布了“大云”BC1.0云计算研发成果。此次会上中国移动表示希望通过关键技术研究及原型系统开发打造云计算的基础设施,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和服务体验,同时也能够达成公司高性能、低成本、可扩展、高可靠性的IT计算和存储的需要。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谈到“大云”研发时说到:“中国移动作为移动信息专家,希望利用云计算平台成为信息服务的供应商,同时,中国移动本身也是云计算的使用者。我们希望这个“大云”的计划能够为我们中国的云计算工业、能够为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准备建立的中国国家公共云做出贡献”。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中国移动已经建成1000台服务器、5000个CPUCore、3000TB存储规模的“大云”试验室。本次发布的“大云”BC1.0已实现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海量数据仓库、分布式计算框架、集群管理、云存储系统、弹性计算系统、并行数据挖掘工具等关键功能。
大会间隙,记者采访了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先生,就中国移动未来的云计算盈利模式和现在主要推动的云计算项目做了简单的介绍。
“Google是元老,亚马逊也很强,国内企业不甘落后,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公司也在云计算领域发展。”黄晓庆表示,中国移动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在 “移动信息化”的过程中,认识到云计算将是未来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的重要模式。
移动运营商需要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云计算系统,就必须考虑到地理环境和不同地区用户之间的差异,这是和传统“私有云”有所不同的地方。黄晓庆表示,中国移动正好是一个提供移动服务和互联网服务的运营商,因此利用云计算提供云服务也就顺理成章成为中国移动未来的走向。
作为带宽和计算这二者的有机结合,云计算一方面需要大型的运算设备,另一方面也对网络结构和大规模资源调度提出了要求。“云计算对运营商和客户都有好处,对整个信息产业也有巨大好处。而且中国移动在和供应商有更深的合作,甚至是贯穿上下游所有供应商、用户的合作,其机遇和创新也颇大,何乐而不为?”黄晓庆表示。
中国移动在未来云计算业务模式中会如何盈利,黄晓庆透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总的来说,云计算本身就是全新的商业模式。“黄晓庆表示,”大家较认可亚马逊的云计算模式——按需付费租用基础架构设施。对于中国移动来说,其IaaS模式非常有意义。”
据了解,在类似十一长假或是春节期间,中国移动面临巨大通信压力的情况下,就可以考虑利用云计算拓展租用有关计算设施;之后则释放这部分资源用于一般的IDC租用,这是一方面。第二种是后付费的盈利模式,意即客户使用移动建成的云计算服务,先享受后付费,与往常按自己业务套餐付费的模式类似,都是“按需后付费”。第三种是大企业用户的托管云,大型机关需要的“私有云”建设技术支持等,移动提供的是相关基础架构租用和技术支援。
“SaaS市场方兴未艾,中国移动很关注这一领域。”黄晓庆表示,多年前中国移动推出的ADC(ApplicationforDatacenter)服务就是远程将应用提供给数据中心,是云计算SaaS的雏形。而类似Salesforce的CRM也在中国移动与合作伙伴的研究范畴中,黄晓庆表示希望未来中国移动云计算业务能进入千万家中小企业,帮助他们减少成本。
对于云计算平台的业务连续性技术,黄晓庆表示,原先中移动云计算平台所用的Domain服务器(负责域名解析)只有一个,并且供应商设计的时候从未考虑过云环境里需要多个Domain的冗余情况。对此,中移动通过自己的开发,成功将Domain服务器拓展为多个节点,让云平台的域名解析达到了电信级标准。
(孟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