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深化改革写华章 创新发展著辉煌

  图为:团结奋进的市供销社领导班子
  
    近年来,随州市供销社着力推进 “四化”,即资源配置市场化、组织体系网络化、行业领域多元化、为农服务系列化,努力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截至目前,全系统资产总额8.96亿元,所有者权益3.84亿元,年实现商品购销总额57.2亿元,上缴国家税费3900万元,汇总利润1200万元。2000年地级随州市供销社成立以来,连续9年被省供销总社评为经济效益优胜单位一等奖、特等奖,2003年、2007年两次被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授予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一、围绕产权抓改革,体制创新添动力
    1、以“两转”改革为方向,大力推进基层社分类改造。近几年来,市供销社通过“三个一批”对基层社推行了企业转变体制、职工转变身份的“两转”改革,初步达到了减人化债、转体建制的目的。一是改造一批。对经济基础和效益较好的基层社,按照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组织职工和农民入社入股,组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社。二是破产一批。对资产质量差、经济包袱重、服务功能弱的基层社,歇业解散或依法破产,然后依托农资、棉花、烟花爆竹等传统骨干业务和特许经营业务重新组建基层社。三是重组一批。按照经济流向和人口流量建立中心社,实行大社带小社,强社带弱社,中心社带分社。目前,全系统独立核算企业由改革前的88个减至51个,职工总数由8616人减至3889人,共置换职工身份3527人,化解经济包袱1.2亿元。通过“两转”改革,全系统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和合作经济特点的五大制度,即社企分离、股权管理、绩效考核的社有资产管理制度,经营管理者持大股、联社参股、员工入股的企业产权制度,权责对等、有效制衡、协调运转的企业法人治理制度,竞争上岗、动态管理、能进能出、严进宽出的用人制度,按劳、按资和按绩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筑牢了新型供销的体制框架和机制基础。
    2、以产权改革为目标,大力推进社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我们按照社有资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和企业产权多元化、人格化、具体化的要求,重点打好“三大战役”:即对烟花爆竹、农业生产资料等政策性、特许性经营业务企业打好“进攻战”,组建为联社控股、经营管理者持大股的股份制企业,社有资产以进为主;对资产规模较大、经济基础较好的企业打好“持久战”,组建为经营管理者持大股、联社参股的股份制企业,社有资产逐步退出;对无竞争优势、无发展前景的劣势企业打好“退却战”,通过拍卖、出让、托管、破产等方式彻底消灭亏损源,社有资产全部退出。近年来,全系统共组建联社控股公司8个,参股公司22个,拍卖、破产4个。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全系统共吸纳社会法人、职工股本1.4亿元。
    二、整合网络抓经营,创新发展增实力
    1、以“两社一会”为目标,打造服务新体系。一方面,通过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两社一会”),改造农村传统经营网络,引入现代流通方式,让农民生产的适销对路农副产品进入城市市场,在流通中增值,农民需要的质优价廉工业品进入农村市场,在消费中受益,真正解决农民农产品“出”和工业品“进”的问题,以此赢得组织信任、农民信赖和社会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发展“两社一会”,优化系统网络资源,拓展基层经营网点,创新主业经营业态,抢占农村终端市场,在服务中占领市场,在服务中拓展业务,在服务中争取效益。截至目前,全系统共兴办村级综合服务社781个,专业合作社25个,农产品行业协会8个,联结农民社员16520人。
    2、以“两连一代”为手段,构筑流通新体系。我们大力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积极引入连锁、代理、直销、加盟等现代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初步构建了农业生产资料、日用工业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烟花爆竹、药品药材等现代流通经营体系,形成了立足城市、覆盖乡村、连锁经营、上下对接的现代流通体系。2009年,全系统农资、日用工业品、烟花爆竹、农副产品经营额分别达到13.5亿元、57.2亿元、5433万元、5.2亿元,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89.6%、22.5%、94.9%和58.5%。2007年,湖北省政府在我市召开全省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现场会,推广了我市的经验和作法。
    3、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拓展经营新领域。我们把项目建设和企业结构调整、龙头企业建设、盘活存量资产结合起来,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引进管理,实现资本扩张和块头壮大。全系统先后投资11亿元,开辟了信用担保、房地产开发、电子信息、医药化工、汽车维修、酒店服务等新兴产业,初步形成了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多元化产业格局。新世纪购物中心投资1500万元与曾都区东关学校联办东关外国语学校,投资3.2亿元开发“世纪外滩”房地产项目,已形成百货、超市、电器三大业态齐头并进,联营、连锁、加盟三类网络遍布城乡,商业、教育、地产三种产业比翼齐飞的发展格局。神农源药业公司引进香港创力科电子有限公司,联合投资9600万元,成立创力科随州电子公司,年设计生产能力15亿元。近年来,全系统先后新建惠丰农资、车乐汽车等8个经营项目,申报 “新网工程”以奖代补项目、“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项目和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项目12个,争取项目资金700万元。
    三、牢记宗旨抓服务,为农服务显活力
    供销合作社是为 “三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我们把完善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作为供销社的立足之本、生存之基和发展之要,通过开展经营性服务、公益性服务和代理性服务,做好服务“三农”大文章。
    1、着力开展农产品购销服务。随州丰汇山珍食品有限公司是全市供销社系统唯一一家具有自营出口资质的外贸出口企业。公司在曾都区万店镇石桥村新建国家一类菜豌豆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并通过订单收购、精深加工和出口贸易等方式扩大经营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市场空间,2009年自营出口创汇50万美元,助农增收126万元。田丰土产公司延伸收购网点200余个,同时开着车子、背着袋子、带着票子走家串户抓收购,去年累计组织运销各种农副产品5万余吨,为农民增收3200万元,农民朋友高兴地说“田丰收购到田边,边角废料都变钱”。2009年,全系统实现农副产品购销总额5.2亿元,通过订单直接服务农户4.98万户,累计为农民增加收入6680万元。
    2、竭力开展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近几年,我们累计投资856万元,对42个庄稼医院、126个庄稼诊所进行了改造达标,全系统所有庄稼医院全部实现了有配送车辆、有测土配方仪、有专用电脑、有专职庄稼医生、有专业机防队伍的“五有”硬件服务设施,初步建成了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广水市张扬棉花专业合作社,采取订单形式吸纳356名棉农入社入股,共吸收社员股金263.8万元,同时采取“两优、两送、一分”的形式(优惠供应、优先服务,送技术到田头、送物资到农户,盈利分红)组织棉农生产,入社社员每年从专业合作社获得购物优惠和股金分红118万元。此外,我们先后邀请中原农业果业研究所、湖北省农资协会、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教授,举办了6期农民经纪人培训班和7期农民工转移就业培训班,累计参训农民达6800人次,培训农民经纪人362名,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580多个,帮助468名农民工实现了转移就业。
    3、大力开展为农综合服务。针对农村交通不便、农民居住分散等实际情况,依托村级综合服务社,新增了邮政代办、保险代理、票务家政、休闲娱乐等20多个服务项目,拓宽了服务功能,增强了经营实力。柳林供销社长岭坡、古城综合服务社针对农民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不足的实际情况,常年开展农田耕作、家政料理、职业介绍、生猪屠宰等服务,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府河供销社银山坡综合服务社还专门开展了食用菌生产和水产养殖试验示范服务,为引导农民科技致富起到了示范作用。在随县三里岗吉祥寺村综合服务社,农民朋友可以在那里订购车票,可以上网查询市场信息,可以购买简易保险,可以订阅报刊杂志,可以办理小额贷款,许多基层干部和农民朋友动情地说,昔日红红火火的供销社又回来了。
  
    (随州市供销合作社)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7
5
6
8
·深化改革写华章 创新发展著辉煌
1
2
3
4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