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都实施科技创新引导工程
突破一批重点产业技术瓶颈
作者:唐天才、
本报讯 记者唐天才、通讯员缪开勇、陶立峨报道:近日,泰晶公司自主研制的254台小型高频音叉谐振器精调机全部投入生产运行,产品产量增加60%,产品质量和性能稳定度都大幅提高,降低人力成本70%。这是该区实施科技创新引导工程的一个典型实例。 新曾都成立后,该区确定“打造随州核心经济区”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导工程,帮助企业攻克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难题,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产品和创新型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选择技术关联性强和产业带动性大的产品,加强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制药等产业核心技术的突破和集成创新,形成技术集成和产业集群;在优势传统产业领域,加强科技合作,加大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攻关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在绿色产业领域,加大技术攻关力度,提高节能降耗、污染防治、生态治理等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广节水、节能、生态恢复、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大幅降低万元GDP综合能耗。 该区鼓励企业走“产、学、研”路子,各企业技术人才刻苦攻关,解决各类技术难题1300余个。程力公司从荆门宏图引进5名高技术人才,经过半年多的反复试验,设计出压力容器,并取得生产资质,产品正式投入批量生产;楚威公司长期聘请武汉理工大学教授,解答公司技术上的疑难问题;武大光子以武汉大学雄厚的技术力量、技术人才为依托,不断创新产品,坚持以产品吸引投资、吸引人才。 实施科技创新引导工程让曾都工业快速发展,工业效益稳步上升,今年1-4月该区规模工业产值同比增长43.91%,实现增加值10.78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