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这面旗子扛得好
——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顾问李宝光
作者:杨闻名摄·

  本报记者 刘永国
  
    满头银发,一脸笑容,平和而刚健,89岁的李宝光“老大姐”来到随州,精神抖擞地参加了炎帝神农拜祖大典、名家论坛,还兴致勃勃地考察随州的旅游文化资源,访玉龙温泉,登大洪山。
    “当代随州研究炎帝神农、纪念炎帝神农,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地级市,随州关于炎帝神农文化的研究、开发、纪念活动,做得更好了,规模大,水平高,效果好!”接受专访,李宝光同志回顾了当代随州炎帝神农文化开发的历程,大为感慨,她说:“地级市的力量更大,做得更有影响!”
    李宝光同志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队伍,解放后历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河南省委副书记兼郑州市委第一书记,退休后协助儒将萧克组建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担任常务副会长、常务顾问,以退休之年推动炎黄文化研究开发,已20多个春秋。
    李宝光同志这是第二次到随州。两次到随州都是参加炎帝神农纪念活动。她说:“炎帝神农是人文始祖,他与黄帝轩辕都是华夏文明的源头。炎帝神农起于烈山,作为炎帝神农故里,随州责无旁贷地扛起了炎帝神农文化这面大旗,扛得好,扛得有影响,有意义。”
    “现在今非昔比,随州从县级市发展为地级市,城市富有生机活力;炎帝神农纪念活动、文化研讨,由市级重视到省级重视,到国家级领导参加,影响是越来越大了。”李宝光同志虽年已八旬有九,仍思维敏捷,思路清晰,她说,“参加寻根节,看到恢宏的场面、井然的秩序、弘扬始祖文化的演艺、拜谒活动我很感动,寻根节的水平和影响,已远远超出随州,超出了湖北。”
    李宝光同志继续着她的思路,侃侃而谈:这次寻根节,海内外来了那么多的人,台湾来了10多位退役将军,美洲、欧洲、亚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派了代表,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不远千里万里,来到随州。为的是什么,是烈山拜祖。同一个祖先,同一种文化源流,息息相关,荣辱相共。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与血脉,高高扬起炎帝神农文化的旗帜,有利于民族情感的沟通与凝结。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这面旗子扛得好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随州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