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一片丹心铸法魂
——追记随县环潭法庭庭长柯国强
  2010年5月12日,当听到随县环潭法庭庭长柯国强心梗去世的消息时,随县法院院长李海运黯然神伤:就在前一天,他还曾与老柯通话,了解新审判楼的建设进度,电话那头,老柯信心满怀,谁料只是一夜,生死相隔,一位扎根基层二十余载的好同事,一位敦厚、宽容、质朴的好战友,一位备受人们敬重的好法官,年仅52岁,就英年早逝,撒手人寰……
  扎根基层,他用赤诚见证党性
    老柯的家乡在素有“中国香菇之乡”美誉的三里岗镇。1987年复员后,他脱下戎装换法袍,成为家乡一名优秀的人民法官。
    在家乡办案,少不了有老乡、熟人、朋友来说情,他在家里热情接待来者,临走时,对托办之事,总是一一拒绝。他觉得,对组织,要讲党性;对事业,要讲原则;他要向党和人民负责任,不能用手中的审判权谋取私利。1995年,组织上调他到洪山法庭工作时,他没有说半个不字,抛开年幼的孩子和体弱多病的老母亲,简打行装,只身当天启程。
    再后来,由于工作需要,他又调至环潭法庭,与妻儿相距更远了,但工作的劲头,从未曾减弱。党委安排法庭包村帮扶,他创新思路,开源节流,一举化解村级债务20多万元;年关,他背米扛面,主动上门慰问特困户;战友对待遇不满欲赴省进京上访,他闻讯心急火燎地赶到,一番苦心,几番相劝,平怒消怨……
  胜败皆服,他用公正诠释使命
    刘某是一位个体运输户,2009年1月,他因急着给一位老客户送货,长途跋涉,疲惫不堪,在一个拐角处,将一个行人挂倒。行人受伤住院,用去医疗费2万多元,并将他告上法庭。老柯是案子的承办人,判决结果出来后,双方都表示不上诉。但刘某想少出点钱,托一位有“头面”的人给老柯打招呼,他想,老柯多少总会给点面子吧。可事与愿违,自己反被拘留了。因为找他谈话几次,他总想方设法敷衍搪塞,老柯气愤地指责他没有同情心。刘某也感羞愧,一分不少的支付了全部赔偿款。
    今年1月,刘某又成了老柯的当事人,由上次的被告变成了原告,对方是一家保险公司。这次刘某没托人说情,他知道那条路行不通。老柯受案、阅卷、看证据,一丝不苟;辩法析理,由浅入深;分析利弊,切中肯綮。两方当事人被他严谨的作风折服,被他坦诚的语言所感动,保险公司也破例改变以前的工作方式,与刘某达成和解协议,纠纷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柯庭长,我看你来了”,魁梧刘某三拜九叩,一身肃穆,满目悲情。他是听到噩耗后,特地从外面赶回来为老柯送别的,非亲非故,什么也不为,只想给心中敬重的法官多添一柱香,再尽一次虔诚。
  鞠躬尽瘁,他用真情凝聚人心
    “一个优秀的法庭庭长,不仅要有娴熟的法律知识,还要有扎实的工作作风,乐于助人的高尚风格……”这是我们在整理老柯的遗物时,从老柯办案手记中看到的片段。
    分区设县前,环潭法庭原负责审理环潭、新街两个乡镇的案子,一年100多件,随县法院成立后,辖区又多了安居镇。庭里只有他一个人有审判资格,老柯更忙了,有时候案件遇到一起,他一天要开两三次庭,长时间高强度的审判工作,让柯国强的身体慢慢垮了下来。很多知道内情的人都劝他:“老柯呀,辛苦了大半辈子了,现在身体不好,趁这个机会回机关算了。”老柯只是嘿嘿笑笑,他说自己忙惯了,闲不下来。
    办案子,他身体力行,大案难案,件件必上;同事们有困难,他嘘寒问暖,体贴入微,大家的心拧成一股绳,紧紧团结在一起。
    “他最近一直感到胸口痛,说等审判楼落成后,请几天假,去医院检查一下,谁知……”同事们扼腕叹息。
    老柯多次被各级党委、法院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今年初,他所在环潭法庭,还被省高级法院荣记集体二等功。为他送别,全院干警们来了,上级法院的领导来了,县委主要领导也来了,战友、老友、敬重他的法律工作者、当事人们也都自发地来了,灵堂前,大家伫立许久:老柯,您一路走好……
  
    程三国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片丹心铸法魂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