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管理转变方式二次创业致力发展
曾都区国土资源局自2009年7月建县设区成立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开展“双保”活动(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为主线,以“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和“开展二次创业、建设美好曾都”活动为契机,在加强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年来,区国土资源局分别荣获省级“文明单位”,机关档案管理“省特级”,全市“土地开发复垦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矿产开发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区“综合治理优胜单位”、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区“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党组”等荣誉称号。 强化基本农田保护 推进土地整理 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保护耕地红线,实现了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 “双保双赢”目标。 一是建立耕地目标考核制度,区政府与镇、镇与村层层签订了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状。区局与各基层国土所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状,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纳入第一要务,并对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进行分解,落实到镇、村组、农户和地块,做到了图、表、卡、地块相一致。对主要交通沿线的镇、村庄周边集中连片的基本农田进行了挂牌保护。 二是大力推进基本农田土地整理。为了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土地整理力度。新曾都区成立以来,我们迅速对府河镇、洛阳镇、万店镇的荒草地及废弃果园进行了土地开发复垦,共申报38宗,面积226公顷,净增耕地面积185.32公顷,有效地实行了耕地占补平衡。 三是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为切实解决征地补偿安置工作中拖欠、截留、挪用征地补偿费的问题,我们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提出的四个“必须”,依照法定程序,阳光操作,公开透明,严格执行“两公告、一登记”制度。对征收土地方案未征求被征地农民意见、补偿安置不符合法律规定、没有妥善解决失地农民长远生计的,一律不报批用地手续,有力地维护了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加强土地利用管理 规范土地市场 加强土地利用管理,依法进行土地登记,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建立规范有序的土地市场。建县设区以来共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573宗,面积29公顷,挂牌出让土地20宗,为政府收缴土地出让金11852万元;办理抵押登记48宗,抵押金额5000万元。 一是认真贯彻实施《土地登记办法》。组织土地登记人员进行了系统化学习培训,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全国土地登记代理人考试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学习和考试,土地登记人员的土地登记理论和业务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二是强化土地市场建设,加大经营性土地和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力度。我们提高市场公开程度,全面推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协议出让实行公开供地计划、集体决策交易过程、交易结果公开;公正执法,保护各类市场交易主体,保障土地供应和交易中的平等竞争,实现公正的土地市场秩序。 加大防控地灾力度 加强地矿管理 切实抓好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曾都区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和群防体系,采取多种形式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进行宣传,加强对地质灾害点监测预警工作,开展排查,严格执行24小时政务值班制、汛期灾情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确保了重点监测点内无人员死亡事故发生。 整体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全区所有矿山全部实行了挂牌出让,有偿出让达l00%。对全区9家持证矿山企业进行了采矿权年检,采矿权年检注册率达到100%。对所有出让的矿业权实行网上统一配号。认真落实开采矿区矿产资源储量核查、动态监管和年度资源补偿费征收工作。督促全区矿山企业按年度完成矿山测量,建立储量台账,实行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入库目标管理。 严格土地执法监察 打击违法行为 我们坚持“预防为主,防查结合”的土地监察方针,积极健全和完善土地执法长效机制,将土地执法关口前移,不断强化执法手段,严厉打击各类土地违法行为。建县设区以来,共查处各类土地违法用地案件16宗,面积157308平方米,其中非法占地13宗,面积153292平方米;破坏基本农田案件2宗,面积2328平方米;改变土地用途案件1宗,面积1688平方米。案件查处率达100%,结案率达95%。 规范执法队伍行为。认真开展了全区土地执法队伍整训活动和文明执法教育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 《土地管理法》、《矿产法》、《行政许可法》、《物权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相关的法律、政策;同时坚持边学边改,结合实际工作,找准问题,切实加以整改提高。针对查找出来的“办案效率不高,执法行为简单”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了办案限结制,实行问责,规范了执法行为。 建章立制,积极探索土地执法长效机制。从土地违规违法行为预防、案件查处、执法监管、部门联动四个方面入手,建立和健全了《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办法》、《案件举报管理办法》、《土地执法问责制》、《案件过错追究制》、《国土违法案件限结制》、《耕地保护制度》等制度。使土地执法工作有章可循,进一步规范有序。 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国土资源信访工作。我们把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作为工作的重点,建立了信访问题分析排查,协调处理机制,按信访登记进行分类排查。同时建立信访问题分级处理责任制,强化领导责任,各司其职,层层把关,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各类矛盾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自去年以来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0件,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抓宣传教育工作。《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全面实施以来,我们高度重视,号召全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其精神实质,要求每位工作人员认真履行职责,避免因不作为、乱作为而追责。结合“4·22”地球日,“12·4”法制宣传日,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咨询台,并在新闻媒体上集中宣传国土资源国情、国策、国法。 开展基础业务工作 建设“数字国土” 完成了曾都区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农村土地调查工作、基本农田调查工作和曾都区1︰1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设,整体工作已通过省市级验收。 科学合理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了进一步保护耕地,保障建设发展用地的需求,保证区、镇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科学性、准确性,我们举办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培训班,精确掌握区级、镇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技术要点和规程;加强巡回督导和检查,确保规划修编的质量。截至目前,区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已经省国土资源厅批准。 强化了信息中心建设。成立了“曾都区国土资源局信息管理中心”,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有关基础业务正在逐步展开;实行网上监管,完成了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网上补登工作,实现了土地交易市场的网上管理;启动了远程报件工作,我局批次征地,国土整治等送审业务工作已实现网上远程报件,通过网上报件,缩短了审批周期,节约了审批成本。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 提高队伍素质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召开了各国土所(分局)、局直二级单位、科(室)副职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了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做到与目标责任制同检查考核,同结账奖惩。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一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和工作纪律规定。从社会各界聘请了一批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和监督员联系电话。 抓学习教育,提高整体素质。重视干部职工学习教育,制订了学习制度,成立了局党组中心学习小组,制订了学习计划。坚持 “星期五学习日”制度不动摇,组织机关干部,局直单位负责人学习时事政治,学业务知识,努力提高干部职工整体素质。 完善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我们制订完善了财务制度、会议制度、会审制度,规定凡涉及土地报批、整理项目招标、较大财务开支等重大事项要经过局党组集体研究,集体决策,局党组率先垂范,严格执行《业务会审制度》、《党组会议制度》,自觉按民主集中制度原则办事。 开展文明创建工作 促进和谐发展 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工作。明确以“抓文明、提素质、塑形象、创业绩”为总体工作思路,成立了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工作的落实。明确各科室、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文明创建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协助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并将文明创建工作情况纳入了年度工作考核的内容。2009年,我局被评为2007-2008年度省级文明单位,所属4个国土所全部申报创建文明单位,形成了文明执法、争创文明单位的良好氛围。 综合治理警钟长鸣。层层签订了综治工作责任书,将区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层层分解,与各局直单位和基层国土所(分局)签订综治责任书;加大了重大纠纷督办查处力度,坚持重大矛盾纠纷一月一排查一报告制度和重大矛盾纠纷督办制度。及时排解纠纷,切实做到不留隐患,不上交矛盾,为维护全区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新曾都、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将紧紧围绕“开展二次创业,建设美好曾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探索和创新国土资源行政管理机制,促进曾都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曾都区国土资源局局长 陈华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