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普法机制 构建法治曾都
五年来,曾都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开展“五五”普法工作,精心打造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有话就说”、青少年远离违法、法律援助应援尽援等特色品牌,并取得了“有话就说,逢四说事”等十大普法依法治理成果,从而不断提高了广大公民的法律素质和全社会的法治化水平,有力地促进了曾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为扎实开展“五五”普法,曾都区结合实际制定了“五五”普法工作规划,成立了“五五”普法依法治区工作领导小组,为全面开展“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还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内容,使各地各单位参与普法工作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有力促进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 在“五五”普法工作中,曾都区突出重点,创新载体,突出抓好领导干部等重点对象和重点法律的学习,扎实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实现宣传领域全覆盖,并创新普法方式,努力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在全区干群不懈努力下,“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取得了可喜的十大成果:一是打造“有话就说”品牌,创新矛盾调解机制;二是倾心服务民生,劳动者权益得到有力保障;三是打造“责任政府”品牌,公正规范执法全面推进;四是打造“服务政府”品牌,文明执法成效明显;五是打造青少年远离违法品牌,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六是打造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品牌,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七是见义勇为氛围浓厚,先进人物层出不穷;八是创新普法方式,普法实效不断提高;九是创新社区“两考”新机制,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十是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生态文明新区建设初见成效。 曾都区以“五五”普法为契机,普治并举,奋力推进依法治区和法治曾都建设。一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曾都区大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打造“责任政府”品牌,努力实现公正执法、规范执法。全区各行政执法机关紧密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制定了具有较强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同时认真扎实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和文明执法教育活动,力求做到“服务零投诉,执法零违纪”。 二是积极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公平正义。全区司法机关相继开展活动,法院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告状难、判决案件执行难的问题,努力提高法院的司法公信力;检察院突出抓好“阳光司法”“理性司法”“文明司法”三项工程建设,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强化管理、规范执法。区检察院连续四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 三是深入开展依法治理,巩固“三大工程”。曾都区在强化地方依法治理工程上下功夫,做到“三个严格”。一是严格目标考核。二是严格执法监督。三是严格依法行政。区政府建立区长接待日制度,依法解决群众投诉的事项;全面梳理执法依据,各行政部门将行政执法责任、执法监督、过错追究三方面制度上网公示;成立执法评议考核小组,定期评议自查,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有力地促进了政府各部门工作质量的提高。 四是有效实施法律监督,保证法律的顺利实施。加强党委监督;强化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代表的监督;建立和健全行政机关内部的层级监督机制,通过政府对所属部门、同级部门的上下级之间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当的行政行为;加强社会监督。通过各民主党派、新闻媒体、人民群众来监督各级部门的依法行政工作。 五是认真贯彻落实 《法治湖北建设纲要》精神,加强法治曾都建设。为了把《法治湖北建设纲要》精神落到实处,曾都区紧紧把握《纲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的核心和灵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找准切入点,办好示范点,突出重点,攻克难点的基本思路,目前已初见成效。 创建法治曾都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曾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曾都区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贯彻落实《纲要》推进法治曾都建设作为该区的自觉行动,认真落到实处。 曾都区人民政府区长 刘宏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