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请专家为菇农指导授课
推广新技术促进食用菌产业转型
本报讯 记者徐王俊报道:7月4日,随县殷店镇党校会议室内,热闹非凡。来自该镇及周边乡镇的菇农们,齐聚一堂,听取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作关于黑木耳秋季袋栽技术培训,推进产业转型。 应市农业局邀请,来随的有黑龙江省科学院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张介驰,华中农业大学真菌研究所所长边银丙、浙江龙泉市食用菌栽培技师和蕲春县种养大户。见专家们来传经送宝,菇农们喜出望外,积极交流起了栽培经验。 边银丙教授说,随州是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19个试验站之一,以香菇为代表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态势非常好。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转型,随州袋料黑木耳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推广新的技术,将有利菇农增收致富。 据了解,与段木黑木耳相比,袋料黑木耳生长周期短,见效快;原材料除杂木外,还可以利用秸秆、棉籽壳等,来源广;投资小,每袋成本不足2元;生长在秋春两季,病虫害少;与水稻轮作,促进循环发展。 通过技术指导,菇农们受益匪浅。殷店镇九角尖居委会村民刘华诚说,他去年栽种了2000袋,由于缺少技术指导,产量平平。自以为在配方中加糖,可以丰富营养,没有想到却引发了病虫害,造成损失。培训后才知道,不加糖,也不影响生长。 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自2004年引进浙江模式袋料黑木耳,其生产规模与范围不断扩大,今年全市袋料黑木耳约100万袋,约30万袋集中在殷店镇,每袋净收入5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