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温下的筑路工
作者:伍雅兮
316国道改造刷黑工程随县净明至唐县镇段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往来车辆来回穿梭。 7月12日上午10时30分,没有风,天气闷热。刷黑施工现场的50多名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62岁的曹启青放下铁锹,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端起大茶杯“咕咕”几下一饮而尽。公路的另一侧,汽车不断飞驰而过,掀起一股股热浪。记者站了一会儿,就觉得脚底发烫,滚烫的沥青沾满鞋底,身上的衣服很快就汗湿了。 施工人员几乎都清一色的穿着长衣长裤,由于是在公路上施工,有的还套上了黄色的“安全马甲”。皮肤黝黑的夏绍仕格外显眼:“穿短袖衣服是凉快点,但这样工作一天,太阳晒得胳膊就要脱层皮。”二十出头的夏绍仕已在工地上干了4年,他说,公路施工与别的工作不一样,盛夏酷暑,是道路沥青摊铺施工的最好时机,高温能保证沥青摊铺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因此,他们不像其他行业的劳动者避高温,而要尽量抓紧时间抢工程进度。 夏绍仕说,在高温天气工作,他们上工地之前,必须将十滴水、人丹、清凉油等防暑药品带在身上;施工中,养护中心时常会组织专人将冰镇绿豆汤、西瓜等送到施工现场。 据随县公路段厉山养护管理中心负责人谢训兵介绍,在这里施工的工人们一般都是从早上6点开始施工,吃饭、喝水、休息都是在现场,要到当天的施工任务完成才能收工。 (本报记者 伍雅兮 通讯员 杨明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