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弘扬炎帝农耕文化
在这苍翠妩媚的季节,随县迎来了自己一岁的生日。随县,这是一方蕴藏深厚炎帝农耕文化的热土,在这片土地上,勤劳智慧的随县人耕耘不辍,创造农业生产的新辉煌。 随县成立一年来,随县农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实干兴县”思路,抓住建县机遇,克服种种困难,加大农业项目申报和实施力度,全面提高了我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继续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付出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农业生产全面增效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在气候异常的情况下,随县农作物依然获得了增产丰收。2009年全县粮食总产80.69万吨,其中夏粮24.76万吨,秋粮55.93万吨。棉花、油料、蔬菜、食用菌分别比去年增加0.06万吨、0.22万吨、2.38万吨、0.14万吨。 今年来随县小麦种植面积达到74.5万亩,比上年增加1.3万亩;理论单产302.3公斤/亩,比上年(实产)增加10.4公斤,增幅3.6%;小麦总产4.51亿斤,比上年增加0.24亿斤,增幅5.6%。建县至今,全县粮食总产80.69万吨。棉花、油料、蔬菜、食用菌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0.06万吨、0.22万吨、2.38万吨、0.14万吨。另外,全县蔬菜产业迅猛发展,种植面积扩大到9.2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1.3万亩;受全国蔬菜行情上涨影响,菜农种植蔬菜经济效益比上年同期增收30—50%。 在农作物大幅增产的同时,随县畜牧养殖和渔业水产也发展迅速。2009年随县年出栏生猪92.3万头,出栏牛6.6万头,出栏羊21万只,禽出笼900万羽,禽蛋产量2.5万吨,肉类总产量7万吨,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8.5万头、0.39万头、1.08万只、103万羽、0.39万吨、0.15万吨,畜牧人均增收100元。全县渔业放养水面19.8万亩;水产品产量达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0.2万吨;投放鱼种5000吨,生产鱼苗0.5亿尾;渔业总产值达1.2亿,比上年同期增0.15亿元。主要渔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格局趋于稳定。 特色农业形势喜人合作经济发展壮大 特色和品牌就是生命力,特色和品牌就是竞争力,发展特色农业,创出品牌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一年来,随县在特色农业发展上取得可喜的成绩。马铃薯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在唐县镇鲁城河村、鲁城村、新桥村展开,示范面积11305亩,涉及农户2183户。示范片马铃薯产量达到新高,平均亩产超过3000公斤,百亩核心攻关田平均单产更是达到3458.68公斤 (商品薯产量3042.95公斤),在全国引起较大轰动。食用菌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现已己建成三里岗、殷店、草店、万和四大香菇交易市场,年交易量3万吨左右。已发展食用菌加工企业600多家,形成了三里岗、殷店、草店三大食用菌加工园区,三友公司、神农生态公司、裕国公司三家出口大户生产出来的香菇品牌有11个,其中“大洪山”牌香菇享誉中外,出口创汇9000多万美元。 为了让随县的特色农产品更好更快地走出随县走向全国,随县大力发展合作经济,到目前全县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5个,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59个,农民专业协会16个。其中大洪山葛根、安居迦南蔬菜、唐镇马铃薯农民专业合作社闻名全省乃至全国。随县的特色农产品正是借助这些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才得以成功走向全国市场。 县委、县政府把大力发展农业设施建设作为全县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一年来随县农机装备总量得到高速增长。截至2009年底,耕整机械达到46400台,联合收获机械达到1452台,高速插秧机196台,排灌机械11085台。全县完成机耕面积167.69万亩,机械收获面积104.75万亩,机械插秧面积6.32万亩,机械植保面积67万亩,机械化作业水平分别为82%、85%、9.5%、49.2%。一年来,通过政策的带动作用,引导全县农民投入1700万元购买新型农机具。截至2010年6月,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98万千瓦,全额完成第一批农机购机补贴任务。通过政策的带动作用,争取在今年引导全县农民投入2500多万元购买新型农机具。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机械化免少耕技术、油菜机械化直播技术和茶叶机械化修剪技术推广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抗灾救灾降低损失疫病防控成效显著 今年6月7-8日小雨后,近20天随县一直是晴热高温天气,气温比往年同期高1.6℃,造成在田棉花、芝麻、花生等旱作物普遍受旱,灌溉条件差、水源不足的局部地方至今仍未栽上秧,有的秧苗缺水灌溉不同程度受旱。旱灾刚过,雨灾接踵而至。自7月10日始,随县连降大雨,雨量均在150毫米以上。 灾情发生后,随县农业局一是加强抗灾救灾组织领导,及时安排部署应对灾情的各项措施,明确责任,强化抗灾一线指导和督导,及时做好灾情评估,制订有针对性的抗灾救灾技术方案。二是高度重视不利天气应对工作,狠抓防灾减灾措施落实,努力减轻灾害影响和损失。三是加强值班,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值班制度,加强应急值守,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灾情日报告制。四是加强抗灾救灾措施落实。结合农业生产实际,迅速落实有针对性的抗灾救灾措施。加强组织调度,加大农机具投入,疏通田间沟渠,抢排农田积水,努力减轻渍涝影响。及时落实扶苗、洗苗、追肥等田间管理措施,促进受灾作物苗情转化。加大“两迁”害虫、稻瘟病等病虫害的监测防控力度,最大限度减轻病虫害损失。加强畜禽圈舍消毒和免疫接种,防止重大动物疫病威胁,确保随县有病不成灾,有灾不成疫,有疫不流行。 随县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也位居全省前列,畜牧生产成绩显著。仅2010年随县上半年就出栏生猪49.5万头,存栏60.25万头,全年出栏生猪力争突破100万头;肉牛出栏3.8万头,存栏11.9万头;肉羊出栏12万只,存栏19.9万只;禽出笼500万羽,存笼737.7万羽。 成绩只能代表起点,随县农业局将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力争做到“一个确保、两个争取、三个明显改观”,即确保粮棉油种植面积在上年基础上稳中有升,粮食产量超过80万吨,其他各类农产品保持或超过上年水平,实现全国粮食大县、畜牧大县、生猪调出大县的目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农业农村建设项目50个以上、项目资金达到4亿元;努力争取农业生产总值突破7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增幅在6%以上。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使随县农村面貌、农业发展水平、农民收入获得明显改观。 随县农业局局长 彭有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