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以民为本惠民生 科学发展构和谐
  自去年七月随县设立以来,全县民政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响应 “解放思想,实干兴县”的号召,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立足民生干民政,干好民政保民生,大力推进民政工作法制化、信息化、规范化建设,着力发挥民政工作“改善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重要作用,全面提高民政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稳步推进随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
  知难克难全力以赴抓组建
    县民政局在筹建初期,面临时间紧、人员少、资金缺、工作对接难度大等诸多困难。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化困难为动力,积极投身随县民政事业建设,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任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积极多方汇报,加强沟通联络。积极将县民政局的基本情况以及面临的困难与下一步工作对策向省、市业务主管部门进行了汇报,得到了省、市资金及政策支持。同时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切实掌握第一手民政资料,为下一步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进行业务对接,做好数据分解。民政数据是研究和发展民政工作的基础,我们积极与曾都区民政局进行了协调沟通,按照“数据随区划走”的基本原则,对各项民政基础数据进行了核实分解,保证了民政工作顺利衔接。
    谋划系统自身建设,精心筹建局属机构。民政事业要发展则必须在加强自身建设上狠下功夫。在民政事业单位创建初期,我们以“争机构、争项目、争资金”为着力点,积极向县委、县政府以及省民政厅、市民政局等相关部门汇报,努力搭建我县民政事业服务平台。
  真抓实干全盘工作齐迈进
    随县民政人的辛勤汗水,化作甘甜的雨露,滋润着民政事业茁壮成长。2009年度我局获得“全市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县级“最佳文明单位”、“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立项争资先进单位”等殊荣。
    在民政业务方面,我局在推进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完善优抚安置体系和提高民政专项社会事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等多方面进展顺利。其中,低保工作以清理整顿、规范运行为主线,进一步完善低保对象动态管理机制,我县现有城乡低保共计4.5万余人,做到动态管理下的 “应保尽保”。现共发放低保资金1400余万元,有力保障了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救灾救济以防灾减灾为重点,进一步健全了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灾害救助管理体制,完善了统一指挥、反映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在近一年来的救灾减灾工作中,我县共下拨各类救助资金280多万,棉衣、棉被1400套,先后有5万余人次得到救助。在春节前后,广泛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走访慰问群众1.1万余户,送款送物折合金额达120万元。配合保险部门对民政工作对象中的“两属两户”开展农房保险,全县共计纳入保险3.1万余户,理赔81户,理赔金额13.4万元;医疗救助以政策配套为要素,完善医疗救助网络平台。我局与23个定点医院(卫生院)签订医疗救助协议,实行网上审核、结算,为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架起了便捷高效的通道。通过该平台,共结算医疗救助资金100余万元;优抚工作以落实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优待政策为目标,全力做好抚恤补助和优待金等各项资金的发放。累计发放优待金、“三属”抚恤金和老复员军人补助费等各类优抚金950余万元;“五保”供养以农村福利院提升活动为推力,进一步改善五保对象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按照落实五保对象供养金的提标工作,集中和分散供养的五保供养标准提高300元后,分别达到1800元/年和1300元/年;婚姻登记以规范化建设为着力点,确保登记服务质量。上半年共办理结婚登记2600余对,离婚登记200余对,登记质量达标率、档案合格率分别达到100%。区划地名工作以落实“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工作为契机,完成了我县2万余条地名命名工作,并结合区划调整,认真开展各级边界联合检查的勘界工作。
    在民政机构设置方面,我局共设置县低保中心、县光荣院等6个局属机构;在项目建设方面,我局正在积极围绕城市社会福利院建设项目、殡仪馆建设项目和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建设项目等前期重点推进项目开展工作;在招商引资方面,我局不断拓展招商信息渠道,为促进随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聚力;在对口帮扶方面,我局共争取社会救助、农村五保慰问补助、自然灾害补助和老党员生活补贴等各类资金共计380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各类民政服务对象的生活困难问题,确保了民政业务的顺利推进。
  创新理念奋力拼搏谋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中,全县民政工作按预定目标顺利推进,面对取得的工作成绩,我们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要做好民政工作,必须建立起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民政工作是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我县是人口大县、农业大县,我县民政事业刚刚起步,底子还很薄,肩负的担子比较重。因此,建立起适应我县民政工作现状的工作运行机制,争取县委、县政府对民政工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对营造民政工作发展的良好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做好民政工作,必须牢记 “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宗旨。民政连民生,民生系民心。只有在认真体察民情,诚恳听取民意的基础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因此,我局在扩大低保覆盖面的同时,加强了城乡低保的管理,开展了低保清理整顿行动;完善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较好地解决了特困对象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结合实际,提高五保对象、优抚对象的救助和抚恤等标准。这些举措不仅有效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生存和生活权益,让他们共享国家改革与发展的成果,而且有力地促进了随县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要做好民政工作,必须加强民政制度建设。现代民政制度的建设,是在和谐社会建设总原则下的具体细化:建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必须依赖制度建设,加强基层民主和社区建设必须依赖制度建设,深化优抚安置改革和双拥工作必须依赖制度建设,强化社会公共服务必须依赖制度建设,民政系统自身建设更加需要制度建设。这些制度的建立,有力地保障了广大民政服务对象的切身权益,巩固了民政事业的发展成果。
    要做好民政工作,必须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民政队伍。党的十七大已经明确了民政工作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是:铸造社会平衡的稳定机制,在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这一定位再一次明确了民政工作的根基和落脚点必须立足基层。民政工作的对象在基层、民政政策的贯彻落实在基层,因此基层民政工作力量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民政工作的成效,民政事业的兴衰也直接牵动着和谐社会构建的大局。我局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目标,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同时,积极提高为民服务的本领,从而全面提高民政队伍整体素质,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民政工作的需要,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和民主政治权益。
    民政工作是为民之政、和谐之基,是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和谐随县、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牵引,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努力谱写随县民政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随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雷震)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以民为本惠民生 科学发展构和谐
2
6
3
4
7
5
8
1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