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克难奋进保经济增长 开拓创新促全面开放
  一年来,随县经济和信息化局、随县商务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工业强县、实干兴县”战略,抢抓机遇,克难奋进,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产业集群,着力推进对外开放,打造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全力发展县域经济,出色地完成了各项经济工作目标,实现了建县后经济商务工作的良好开局。
  
  
  真抓实干 经济商务快速起步
    今年上半年,随县经济总体运行平稳,经济增长与效益改善同步发展、科技信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外贸出口大幅攀升、市场消费保持活跃。全县规模工业企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外贸出口均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规模工业稳步增长。全县实现全口径工业企业总产值69.89亿元,同比增长38.47%;15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9.69亿,同比增长46.21%,占年计划90亿元的55.21%。完成工业增加值13.55亿元,同比增长27.85%。实现销售产值47.88亿元,同比增长46.4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6亿,同比增长49.1%,实现利润3.1亿,同比增长42%。产销率96.4%、同比增加了0.19个百分点。企业用电量为840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了50.96%。全县所有镇(场)均实现了规模工业总产值时间任务“双过半”。
    支柱产业运行平稳。农产品加工业、纺织服装工业、建材工业、改装汽车及零配件工业四大支柱产业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3.28亿元,占全部规模企业总产值的67%,其中农产品加工完成产值18.75亿元,纺织服装工业完成产值9.9亿,建材完成产值2.44亿元,改装车及零配件完成产值2.2亿元。
    重点企业增长较快。“成长工程”的有效推进,促使中小企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增速不断加快。全县20家重点调度企业完成产值12.53亿元,同比增长56.12%,占规模工业的25.2%;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53.9%,占规模工业的25.1%;实现利税0.96亿元,同比增长35.7%,占规模工业的24%。裕国菇业、金禾米业等企业增速较快。
    项目建设进程加快。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5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0.5亿元,累计到位资金5.2亿元,本年实际到位资金4.3亿元。其中过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个,本年实际到位资金1.5亿元;1000万至5000万元12个,本年实际到位资金1.9亿元;500万至1000万元18个,本年实际到位资金9000万元。三铃公司改装车生产、茂盛生物公司复合肥生产、全力众诚公司铸造件生产、万和食品公司农副产品深加工、锦程公司汽车底盘生产等一批带动力强、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正加紧建设中。
    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外贸出口大幅攀升,上半年累计完成外贸出口4386万美元,同比增长198.82%,6月份更是创下外贸出口1494万美元的单月出口新记录,完成市定目标的87.68%、县定目标的48.74%,出口增幅居全市第一。
    城乡消费日趋活跃。随着县城建设启动和厉山镇辐射作用的增强,我县消费品市场发展迅猛,新增玉龙温泉、炎帝广场、神农宾馆、洪都宾馆等9家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寻根节的成功举办,带动了全县餐饮、住宿、交通、休闲等产业一派兴旺,消费品零售额持续走高。上半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56亿元,同比增长20.4%。
  
  
  创新思路 多措并举保经济增长
    抓经济运行,着力提高经济运行工作质量和企业效益。一是以壮大产业集群为主导,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按照“做大做强核心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扶持培育新兴产业”的工作思路,针对我县农特产品加工业、纺织服装业、建材业、改装汽车及零配件业4大支柱产业的实际,着力培植壮大香菇产业集群,力争培育出石材、纺织服装等新的产业集群;二是以打造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快企业结构调整。按照“产业第一、企业为先、保姆式服务”的要求,着力培育市场主体,重点培植2家产值过2亿的企业(裕国菇业、成盛纺织),6家产值过亿的企业(金泰矿业、金禾粮油、华新水泥、双鑫矿业、力华针织、兰花纺织),3家产值过9000万(金西米业、宏伟选矿、耀兴大海)。三是坚持不懈抓项目,努力扩规促发展。坚持以项目招引促工业经济发展。寻根节期间,成功邀请到武汉中百集团、中国黄金地质集团、中国雨润集团3家国内上市公司以及香港李锦记集团、香港新海能源集团、中山市福瑞卫浴设备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的负责人出席寻根节经贸洽谈会,并分别与中百集团、香港李锦记集团签订了战略投资协议,两个项目的投资总额超过2亿元人民币。目前,全县规模企业达到155家。其中,产值过5000万元的企业比上年增5家,达25家;过4000万元的企业比上年增加5家,达30家;纳税过50万元的企业比上年增加了8家,达38家。6月份,又有23家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申报入规。四是加大调研力度、深入摸清家底。广泛开展重点企业调查、萤石矿生产情况调查、大理石开采调查、节能减排调查、淘汰落后产能调查、再制造业现状调查等多项专业调研。努力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五是密切对上联系,积极争取对口帮扶。通过向上对接,密切了与上级对口单位的关系,获得了省经信委、省商务厅、武汉市商务局等上级部门在政策、资金和人事上的大力支持。省商务厅专门出台了对口支持随县社会经济发展的专题会议纪要;省经信委多个处室领导到随县调研指导县域经济发展;武汉市商务局拿出了对口帮扶随县的具体措施。
    抓外贸出口,着力打造农产品出口强县。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和服务,充分落实现有各项政策,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调动外贸出口企业扩大出口的积极性。二是继续扩大食用菌深加工出口规模,变优势为强势,发挥裕国菇业的龙头作用、帮扶耀兴大海、宝珠峰食品等新兴规模出口企业做大做强,促进银兆食品、龙泉食品、三岗食品等老企业恢复出口,引导万和食品、金船食品、和兴食品等中小出口企业发展创汇农业。三是发挥县域资源多样性的优势,发展蛋品、中药材产品加工出口。四是立足职能,服务企业。在出口通关、货物报检、外汇结算、出口退税、境外市场拓展以及专业人才培训等各个方面帮企业协调关系、排忧解难,为企业出口营造良好环境。
    抓商贸活县,为发展目标扎实开展工作。一是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工作。通过商贸抽样样本报表和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业、住宿及餐饮业单位报表统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监测市场运行情况。全县消费市场比较活跃,商贸流通企业销售实现较快增长。二是启动“家电下乡”和“汽车、摩托车下乡”备案、宣传和推进工作。全力把国家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三是开展“农超对接”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对我县特色农产品的种类和质量档次进行梳理,建立农产品种类库。重点支持我县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大型连锁超市、高校及企业食堂对接,推进订单农业发展,打通各类渠道,为我县蔬菜、花生、鲜鱼、油桃、葡萄、香菇、木耳、板栗等八大类农产品找到超市“婆家”。四是加大综合执法力度,确保市场秩序稳定。加大对全县18家生猪定点屠宰厂的管理力度,严禁私屠滥宰行为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加大对全县的加油站、点规范整治力度,保障成品油市场的供应稳定与生产安全。配合上级部门加强酒类专卖的管理。
  
  
  开拓进取 再谱经济商务新篇章
    新的征程,新的挑战。我们将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落实工作责任,咬定全年目标不放松。一是一手抓壮大县域经济规模,一手抓县域经济结构调查,突出抓好农产品加工、纺织、石材、改装汽车及配件产业,努力在提升总量中促进转变,在转变中加以调整;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掌握运行态势,分析工业提速增效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生产运行中重点难点问题,使各项工业经济指标稳步增长,促进企业增产增效。力争到年末,各项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目标和任务。二是进一步加大优势产业培育力度,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着重抓好园区建设。利用好工业园区产业聚集的有效平台和载体作用,实现资源集约,要素集聚,服务产业集群,努力把县经济开发区、闽商石材工业园打造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工业园区,把均川汽车工业园、厉山纺织工业园、环潭塑编工业园打造成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工业园区,把三里岗香菇工业园、草店食品工业园打造成年销售收入等10亿元的工业园区。切实搞好园区规划、合理确定园区空间布局,功能配套,不断改善园区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根据园区产业特点和企业需求,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建立开放、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积极争取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香菇、石材、汽配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提升竞争力,打造二个百亿元的石材、汽配和一个50亿元的香菇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要重视培育集群领军企业,通过引进龙头骨干企业,推动集群内企业的重组联合,着力打造集群品牌,推进产业集群技术进步和共性技术攻关,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集群内服务体系建设,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大力培育精品名牌。精品名牌是县域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主要标志,要强化质量管理,加强产品质量体系建设,实施品牌培育工程,以品牌建设提升产业优势。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围绕一批小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一批规模中小企业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的思想,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小进规”工作目标考核,加强跟踪督办和检查考核,完善激励机制。着力培育大企业,力争培育发展一批技术先进,核心竞争力强,产业优势明显的大企业集团,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培植外贸增长点,着力壮大出口队伍。实行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落实自营出口权,加强业务培训,引导企业“走出去”开展出口业务。要进一步发挥部门职能,营造优良出口发展环境。一是宣传好外贸出口对全县经济的拉动和对财税的贡献作用,调动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出口积极性。二是利用好县域专项资金、贸促资金、中小开资金、产业转移资金等项目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外贸出口企业做大做强。三是积极向上争取帮扶,将省商务厅对口帮扶随县的(2010)1号专题会议纪要落到实处,力争完成全年外贸出口达到9000万美元的既定目标任务。
    统筹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全力打造县、乡、村三级商贸流通体系。一是加大对接力度,引进市场流通体系龙头企业。力争尽快与省内中百、中商等商贸龙头企业开展对接,依托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我县商贸流通体系健康快速发展。开展“农超对接”,推进订单农业发展,着力构建良性农产品流通体系。二是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加大力度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加快“万村千乡”布点步伐,扩大农村连锁经营网点覆盖范围。建成一批农家店和一批配送中心,实现“万村千乡”布点达到全县行政村全覆盖。三是推进“市场工程”信息化建设阶段,提升农村流通的信息化水平。四是以“双百市场”建设为契机,提升现有专业市场档次。重点建设以香菇及特色农产品交易为主的专业市场。抓好现有香菇市场的升级建设,加快“随南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和小林花生交易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五是通过建设物流园区、特色农产品储销基地等措施,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六是引进大型餐饮连锁企业,提升县内餐饮服务档次和质量,以龙头企业带动全县餐饮业发展。七是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建设。依法开展专项整顿工作,重点加强酒类、肉类、典当、拍卖、直销、租赁、家电维修、废旧物资回收、二手车、成品油等特殊行业的规范管理。
  
  
    展望未来,新的任务繁重而艰巨,光荣而神圣,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推进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
  
  
    (随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随县商务局 党组书记、局长 贺丛华)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1
·克难奋进保经济增长 开拓创新促全面开放
4
7
2
5
3
6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