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岭镇位于广水市西南,辖39个行政村,8.09万人,国土面积216平方公里。武襄铁路、316国道、304省道贯穿全境,区位优势明显,是湖北省四十个中心镇之一。2009年,农林牧渔可比价增加值2亿元,财政收入完成5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5114元。长岭镇先后被评为全国全民健身体育运动先进乡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全国先进单位,全省信访稳定工作“四无”先进镇。
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长岭镇历届党委政府坚持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工业企业从零开始,发展到现在的320家,其中规模工业达13家,基本形成了矿石加工、服装鞋业加工、农产品加工、河砂开采、建筑材料五大工业板块。2009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4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4.9亿元。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10年来,长岭镇先后引进建成了群泰轮胎、博佳服装、中澳金目、强仁鞋厂、烧结页岩砖建筑材料厂、矿石加工、粮食加工等一批工业项目和水泊梁山、龙凤岛、民俗村等一批旅游项目。今年,又引进投资3200万元的湖北旭丰鞋业有限公司落户十里工业园区,投资800万元的嘉和服饰分厂落户长岭。
集镇建管水平不断提高。10年来,长岭集镇规模扩大到4平方公里,建管水平也正朝旅游名镇一步一步迈进。特别是在长岭高架桥和武襄铁路复线建成完工以后,长岭镇党委、镇政府先后组织拆除各街道400多户约6000多平方米的违章搭建物,对街道、挡坝进行路面硬化、给排水畅通化、绿化、亮化,与居户签订“门前四包”责任书,提升了长岭集镇建管水平。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先后落实了平林、云台、永阳、新庵等4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全镇普及程控电话,大力实施饮水工程,9个村用上了自来水,自来水通村率达20%。40%以上的群众用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积极推广新能源,1000多个农户用上了沼气。全镇通村公路里程完成185公里,栗坡、云台等村还实现通组公路硬化。2009年,全镇实现了机耕机收作业面积达10000亩以上。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核实原迁移民8312人,对14778人新增移民编制项目102个。落实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离职村干部待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办理了村主职干部养老保险。对“五保”、“低保”和特困户救助实行动态管理。
生产显著发展。通过10年来的探索和积累,培植了四大特色产业板块。以横山坡为轴心,辐射带动龙泉寺等9个村,发展金银花、瓜蒌、速生梧桐等经济林2万亩;以云台街为轴心,辐射带动吕冲、联合、狮子山等7个村,发展油茶、柑橘、茶叶种植10000亩;以红寨村为轴心,在316国道沿线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10000亩;以合心村为轴心,辐射带动库区周边12个村,发展“翘嘴白鱼”、中华鲟、鲈鱼等特种鱼养殖1万亩;以金阳鸽业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推广“公司+农户”模式,发展10万只“美国落地王鸽”养殖,组建了“李畈蔬菜”、“永兴鱼业”等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全镇独具有风景区特色的观光农业、效益农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带的形成。
旅游开发争创品牌。徐家河旅游风景区系2001年2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全省首批八大旅游风景区之一。10年来,长岭镇党委、政府依托徐家河水库,围绕AAAA级风景区创建,建有环库公路20余公里、旅游专用通道3条计13公里,增添旅游快艇、游船、运输船100余艘,投资700余万元兴建了专用旅游码头。相继建成了水泊梁山、民俗村、桃花岛等9家旅游接待单位,银子岗山庄等农家旅游接待处10余个。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增强,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以上,旅游业营业收入达4000万元以上。在随州建市十周年之际,市委、市政府把徐家河旅游风景区创建国家AAAA风景区作为重大工作措施,出台了创建方案,长岭镇抓住历史机遇,举全镇之力,征地3平方公里高标准规划建设长岭新区,2年之后,徐家河AAAA风景区品牌必将发挥其巨大的经济拉动作用。
为推动新一轮经济大发展,长岭镇委、镇政府按照“农业稳镇、工业兴镇、招商活镇、旅游强镇”的工作思路,带领全镇干部群众以昂扬的姿态,扬帆起航。
(中共广水市长岭镇委员会 广水市长岭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