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榜生的“突围”之路
作者:王松实习生李敏
本报记者 王 松 实习生 李 敏 2010年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已经逐渐接近尾声,而每年这个时候,“几家欢喜几家愁”都会如期上演——“榜上有名”的欢呼雀跃,“名落孙山”的黯然神伤。一些落榜生往往陷入悲观、失望的情绪之中,其实这大可不必。有这样一句名言,上帝在关上一扇窗的同时,随即也为你打开了另外一扇窗。对落榜生来说,“突围”之路其实还有很多。 8月,在这个骄阳似火的季节,何力再一次走进了高三课堂,开始复读岁月。 2010年高考,成绩一向还不错的何力发挥失常,496分,这个不上不下的成绩让何力左右为难:“一类二类去不了,三类四类又不想去”,慎重考虑之后,何力选择了复读。“虽然我是被逼无奈才复读,但是既然做出这种选择,我一定会付出努力。我有信心复读一年可以考个一类大学,再差也能上个二类。毕竟是复读,压力大了,不能再向以前那样贪玩了,我能明显地感觉到,班上复读的同学比以前勤奋多了。”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历年来顶住压力复读一年而最终敲开大学之门的落榜生大有人在,在武大读大一的宋培,至今仍十分庆幸当时咬牙做出了复读的选择。两年前,由于对自己成绩估计过高,她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没有把握好尺度,导致第一志愿达不到,第二志愿又不想去的尴尬局面。 “我自己考那么高的分,却上不了一所好学校,只能眼巴巴看着比自己分低的同学进比自己好的学校,我打从心底不服气。我觉得我基础一向很好,所以最终下定决心复读一年。”回忆当年,宋培不免感慨,“可是复读的压力毕竟还是很大的,刚去的时候心里真的没底,怕成绩一年不如一年。”所幸,宋培如愿以偿,去年的高考,她轻松考入了武大中文系。 不过,复读生“并非人人都幸运”,也有很多人,在成本高、风险大的复读路上最终一无所获。市教育考试中心有关人士说,复读确实能圆部分落榜考生的大学梦,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高考落榜生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慎重选择复读,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好坏、基础知识是否牢固、学习习惯是否良好等都是可否选择复读的考虑因素。 高考落榜就无缘高校了?其实不然,成人高考和自学考试也为拿到高校文凭提供了另外一种途径。 由于上学晚,应届毕业生许红坤在高考失利后,决定通过自学考试来圆自己的大学梦。“我今年都20岁了,实在不想再浪费一年的光阴去复读,我觉得学习的途径可以多种多样,关键是要学到真东西。” 许红坤告诉记者,他已经托亲戚在武汉找到一份工作,他打算到那边一边工作一边参加自学考试。 市教育考试中心有关人士介绍,自学考试门槛较低,报考时没有成绩的要求,只要达到相关学历,就可以报考某个层次的专业,但必须通过所有的课程考试,且成绩达到一定要求,才能最终取得学历、学位证书。可以说,自考宽进严出,文凭过硬,适合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有坚定成才目标和学习毅力的考生。 高考,曾经被万超视作改变命运的惟一途径。这位来自随县吴山镇的寒门学子,一心希望通过上大学成为“白领”,帮助家里摆脱经济的困境。 然而,2006年,万超高考落榜了,看着还在读高中的弟弟,万超实在不想再给父母增加负担,他彻底打消了上大学的奢望,一咬牙来到市内一家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汽车修理,成为一名“回炉生”。两年毕业后,他顺利与广东一家汽车修理厂签约。由于吃苦耐劳,技术过硬,短短两年时间,万超就成为汽修厂的高级技工,工资待遇在同龄人中居于中上等水平。回望高考失利,万超说:“当时觉得天都塌下来了,可现在看看,学一门技术很实用,高考不是人生的惟一选择。” 根据自己多年带毕业班的教学经历,市二中的黄老师说,从实际情况看,高中生接受职业培训之后就业情况很好,待遇也不错。国家需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如果高考落榜生调整心态,完全可以做个受人尊敬的“蓝领”。他还提醒,选择职业培训学校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尽量选择那些信誉好、专业性强、最好能安排一定时间实习的学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国留学也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记者了解到,我市越来越多的考生在上国内大学无望或无法到心仪的国内大学上学时,开始考虑出国留学。 二中的应届高三毕业生小赵今年文科考了365分,这个成绩让他很不满意,他告诉记者:“我的成绩肯定不能上我理想中的大学,但是我也不想再去复读了,我想出国留学接受教育,选择攻读好的专业。”小赵的妈妈也告诉记者:“虽然留学费用确实贵了点,但为了孩子的前程,我们尊重他的选择,会为他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条件。” 出国留学不失为落榜生一条不错的出路,不过也有教育人士指出,高考落榜生要清醒认识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环境适应力,不要把留学当成缓冲,造成个人青春和家庭财富的浪费。如即将赴新西兰留学的小赵对前程充满担忧,他对记者说,“虽然我选择了出国留学,但是我怕我适应不了国外的生活,更怕在那边一事无成,把家里的钱大把大把地甩进水里。” 据了解,出国留学费用比在国内上大学要高5-10倍,考生和家长要考虑家庭经济能力和外语水平,量力而行。现在国外的大学种类特别多,教育类别、学历文凭多种多样,所以,对于中介机构推荐的国外院校是否正规,要在教育部网站或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上查询、确认,以防上当受骗。 高考落榜,考生及家长不可避免都会有一些失望、沮丧的负面情绪,有的甚至还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有些落榜生为逃避现实,有的甚至选择自残、自杀的道路,关注落榜生不仅仅是教育界的问题,更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社会性问题。 有关教育人士表示,落榜并不可怕,条条大路通罗马,除了上述几种选择外,自主创业、参军等选择也都是通往成才的途径,关键是要看清自己的定位和找准自己的目标。落榜生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怀,尤其需要家庭发挥心理关爱疏导作用,引导他们在短时间内走出阴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