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粉疑致婴儿性早熟”事件
食品行业的又一个“三聚氰胺”?
“奶粉疑致婴儿性早熟”报道再次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武汉3名女婴家长怀疑奶粉质量问题导致婴儿“性早熟”,而奶粉厂家称奶粉质量没有问题,专家则认为 “性早熟”成因复杂,需科学看待。公众急切期待尽快查明公布事实真相。 家长: 女婴“性早熟”与奶粉有关 家住武汉市江夏区的邓女士,她家1岁多的女儿是较早疑因奶粉导致“性早熟”的。今年春节前,她发现10个月大的女儿乳房变大并出现硬核,特别是左乳,像十一二岁的女孩那么大,而且屁股发红。初次就诊被告知无碍,但硬核一直没消退。今年7月5日,家人带着女儿再次就诊,被初步诊断为“性早熟”,怀疑与奶粉有关,医生建议更换奶粉。 邓女士说:“我女儿一直吃的是‘圣元’配方奶粉,从医院回来停掉奶粉改喝米汤,屁股发红症状基本消失,应该是奶粉有问题。”在武汉,婴儿出现乳房长“硬核”等“性早熟”症状的,不仅仅是邓女士的女儿。家住武汉东西湖区吴家山的一名4个月大的女婴,和汉阳一名10个月的女婴,也被发现乳房有“硬核”。 三名女婴出现 “性早熟”症状,让家长们认为孩子们一直所喝的同一品牌的同一系列奶粉——“圣元”配方奶粉,就是导致孩子“性早熟”的“元凶”。 企业: 不存在添加“激素”行为 “奶粉疑致婴儿性早熟”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人们高度关注。针对媒体质疑,圣元公司7日回应表示,圣元公司生产销售的产品是安全的,不存在添加任何“激素”等违规物质的行为。圣元公司的产品反复接受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检测,均未发现任何质量问题。 圣元国际集团公关部经理张迎玖表示,集团位于北京的管理总部和位于青岛的生产企业,目前均没有接到任何政府部门通知,说圣元所生产的奶粉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已委托律师准备起诉相关媒体,近期将提起诉讼。 “目前,个别地区工商部门要求对圣元公司产品进行下架处理,圣元对此表示不解。”她说,报道已经影响圣元公司所产奶粉的销售,圣元公司急盼政府有关部门介入调查,尽快对圣元公司奶粉进行质量检测,并尽早公布结果,告知公众事实真相。 专家: 尚不能断定奶粉是致病原因 对婴儿出现“性早熟”,怀疑是食用“圣元”奶粉中含有激素,专家们显得非常谨慎,均表示导致“性早熟”的原因十分复杂。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崑岡说:“当前吃的、用的,包括洗涤用品,都可能导致孩子‘性早熟’,不可贸然把罪过扣在乳制品上。目前,停用奶粉是可以的,怀疑奶粉也是可以的,但鉴定结果出来之前,不能断定患儿‘性早熟’就是由某种乳制品中过量的性激素造成的。” “现在的推测,对于消费者、企业,都造成了恐慌。目前应当通过调查来验证牛奶激素含量是否正常,比如牛奶中含量是多少,乳制品中的含量又是多少,要通过科学的结论来判断事实真相。”宋崑岡告诉记者,牛奶当中本身就含有性激素,但这是非常微量的,不足以导致性早熟。 公众: 望职能部门尽快查明真相 在武汉光谷家乐福超市,正在选购奶粉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女儿已经两岁了,听说了关于问题奶粉可能导致婴儿性早熟的报道后,让她对奶粉质量更为担心了,虽然商场有很多品牌可以选择,却依然提心吊胆,对奶粉质量不放心。 安徽合肥市民文明的孩子快有3个月大了,虽然一直是母乳喂养,但母乳不足时也需要奶粉来代替。为了安全起见,她表示肯定不会购买媒体报道的可能存在问题的奶粉。“虽然我家没买这种奶粉,但听到新闻报道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家宝宝吃的奶粉是否存在同样问题。现在我只给宝宝吃进口奶粉。” 文明说:“希望政府职能部门尽早介入调查,尽快查明事实真相,向社会公布。这不仅涉及某奶粉品牌,还涉及消费者对国产其他奶粉品牌的信任,拖得越久,老百姓的不信任感就越强。” 进展: 卫生部宣布直接介入调查 不同地方出现的 “性早熟”婴儿是否都与奶粉有关?根据记者了解的最新情况,卫生部已直接介入调查,目前已经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成立由内分泌、儿科、妇幼、食品安全等领域9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会同有关地方,对婴儿性早熟个案进行专题研究,并就此展开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女婴患病与食用奶粉之间的关联。 13日,记者从卫生部专家组专家处了解到,为了便于对比乳品中的雌激素水平,此次由卫生部送检的乳品,不仅圣元一个品牌的乳品,甚至还有母乳。 专家组成员之一,浙大医学院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梁黎说,为了保证奶粉检测的安全可靠,此次卫生部选择在北京、上海两地检验乳品,并且送检的品牌也不仅是圣元一家,甚至还包括母乳。 卫生部人士12日透露,乳品检测结果最快在两三天后即可得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