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推动力
——五论“工业兴市”战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着人类社会从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进入今天的信息化时代。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 实施“工业兴市”主战略,科技创新是最强大的动力、最核心的环节、最有力的支撑。 十年来,我市企业积极与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专利拥有量逐年增加,去年达到277件。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开发利用,初步形成了以齐星公司为龙头的先进制造、武大光子为龙头的新材料、健民公司为龙头的生物制药、波导公司为龙头的电子信息四大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业板块。高新技术企业由10年前的2家发展到30多家。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市企业的科技含量还不够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高新技术在工业中的运用还不够广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够大。 对随州工业而言,面临扩大规模、调整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的多重任务。无论是壮规模、调结构,还是产业升级,都要围绕提高科技含量做文章。 用现代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采用新技术、先进设备实现生产工艺的优化升级,可以大大提高产品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齐星公司投资数亿元从德国引进模具加工自动化设备,提高了模具精度和质量,实现了模具产品开发从自用向外销拓展。湖北全力与广东富华联手上马先进生产线,打造年产30万吨的汽车铸件基地。他们就是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例证。 加强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引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我市与武汉高校的人才引进与科技合作正在推进,成效明显。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产品研发成功,如合力公司道路检测车、楚胜公司高效节能环保型清扫车、江南公司A类泡沫消防车等,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合作的深入,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我市专汽产业将告别低水平重复竞争,走向彰显特色、错位竞争的良性发展态势。借智引才,科技兴企,是“工业兴市”战略的必然选择。 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实现突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增长由要素带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转变。坚持高端化的发展路子,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要集中突破如晶星公司多晶硅、创力科电子等重点产业和关键技术,带动新兴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凸现经济发展的后劲、优势和潜力。 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抢占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制高点,随州工业必将在新一轮区域经济竞争中快速崛起。 (本报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