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破解“瓶颈”促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务。经济发展需要良好的投资环境,税收环境是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工业兴市战略的过程中,地税部门必须破解四个“瓶颈”,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不断优化税收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破解思想“瓶颈”。优化税收环境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随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要牢固树立服务发展是税务部门的义务和基本职责的意识,自觉克服过去以满足自身工作需求为主的思维定势,把工作的主导方向转变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从有利于全市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和处理工作,在税收制度的制订、管理流程的设置、纳税事宜的办理和纳税方式的提供等方面,充分考虑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税收环境。
    破解政策“瓶颈”。要紧紧围绕全市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条主线,把有利于随州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企业成长壮大作为衡量税收政策执行效果的重要标准。充分研究和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操作空间和拓展余地,依法放大政策效应,将国家税法规定的减、免、缓、抵免、税前扣除、税前弥补亏损、提高起征点等税收优惠政策用好、用足、用到位,重点要落实好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旅游产业壮大、企业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和资源能源节约的税收优惠政策。政策明文规定的,不折不扣地执行;政策留有余地的,挖掘政策潜力;政策规定有幅度,属于地税机关权限的,从宽执行;属于各级政府权限的,及时提出建议,报政府批准后执行。。
    破解税源“瓶颈”。没有税源,税收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继承和发扬曾经开展的“双增”(帮助企业增效益、实现国家增税收)活动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培植税源,并赋予新的内涵。要主动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规避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让地方税收的增长建立在经济发展、企业效益提高的基础之上。
    破解服务“瓶颈”。要充分发挥地税部门的政策优势和信息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税收调研,主动为党委、政府发展地方经济建言献策;要以严格执法、规范执法行为为目标,着力在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上下功夫;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社会弱势群体,大力支持就业和再就业,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应有的努力;要加大“阳光操作”力度,增强税收工作的透明度,坚决查处有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和事,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机关行政效能,为地方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作者系随县地方税务局局长)李俊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破解“瓶颈”促发展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