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城南新区,一座新城的崛起
——访城南新区党工委书记万国文、管委会主任张仕明
作者:许享红见习记者冯家园
  宽阔平坦的大道,鳞次栉比的高楼,葱郁秀美的景观,整齐划一的小区……城南新区,这个新开发的地方,宛如一个花季少女,用她那秀美的风光和无限的潜力吸引着众多人的目光。
    市委大楼、市政府大楼、凤凰酒店、白云山国宾酒店……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萦绕在随州人的耳畔。城南新区,这个新成长的区域,正用自己的变化展示着其独特的魅力。近日,记者专访了城南新区党工委书记万国文、管委会主任张仕明。
  
  服务项目,建设“新随城”
  
    白云大道,一条城南美丽的玉带,穿行在府河河岸。今年,城南新区积极配合波导大桥、白云大道二期建设,新修市委前面白云大道2000米,对道路两旁进行了全新绿化,使得白云大道更加气势磅礴,一湖两岸的风光带更加美丽动人。
    城南新区党工委书记万国文、管委会主任张仕明介绍,今年,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城南新区管委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配合市政重大项目建设,精诚团结、克服困难、群策群力、勤奋工作,把城南新区打造成行政文教中心、生态宜居中心、旅游接待中心和都市农业中心。
    一直以来,城南新区把服务重点项目和招引新项目作为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在服务大项目中,为了做好白云大道延伸和波导大桥建设服务工作,建设专班多次放弃节假休息日,加班加点,完成项目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土地整理、配套建设、矛盾化解等工作,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在招商引资工作上,为了给新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南新区招商一班人,轻装简约,奔赴上海、广州、恩施等地招引新项目,截至8月,已引进4家企业,总投资1.4亿元。
    玉宇琼楼山间立,风光美景河两旁。万国文、张仕明介绍,管委会继续加强服务市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协调处理白云大道、波导大桥、多晶硅、天然气等重点工程,使项目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继续服务好新随城建设,把城南培育成一个婀娜多姿的美女。
  
  人性拆迁,打造“新农村”
  
    从河旁农村到城市社区,由农民成为居民,这种幸福的喜悦在涢水社区升腾。原涢水村老干部罗传宗乐呵说:“道路通村口,工资月月有,养老有保障,生病不用愁。”现如今的涢水社区,开店、卖菜、做家政,跳舞、健身、打腰鼓,一派城市生活的景象。
    谈到后期拆迁还建,万国文、张仕明说,管委会以此为重点,突出解决拆迁还建问题,做好百姓工作,讲透政策法规,推进拆迁还建工作顺利完成。管委会提出,今年10月底以前必须全面完成还建工作任务,确保所有拆迁户年底前搬入新居。各村(社区)在管委会成立专班、包村干部的指导下,积极化解矛盾,确保还建工作顺利进行。同时拆迁工作专班深入到碧桂园征地范围内未拆除完工的农户家中,为他们宣传有关拆迁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解决拆迁后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完成了拆迁任务,为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还建小区累计竣工一户一宅房屋985套,单元楼房屋700套。管委会制订了小区还建及分配指导意见,确保小区还建及分配工作的相对统一、公开、透明,还建房已进入收尾阶段。涢水还建小区共完成一户一宅式还建房568套,单元楼住宅14栋384套,95%拆迁户已入住新居。在抓好还建工作的同时,管委会还全面启动了还建房的清理工作,旨在通过清理,全面摸清底数,下决心纠正还建中的违规违纪、乱抢乱占行为,到目前没有发现任何违规违纪问题。
  
  科学美化,打造“生态城”
  
    生态宜居中心是城南新区的目标,环境秀美,风光旖旎,已成为城南新区耀眼的闪光点。今年,为配合好寻根节的顺利举办,管委会环境整治工作专班,充分发扬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连续一个月全日制上班,组织村(社区)对迎宾大道、白云大道、炎帝大道可视范围内的环境进行整治,拆迁11户,拆除棚亭4处,搬运柴草杂物68处,板块绿化12处,栽植各种树木35000余株,绿化面积608亩,进行环境卫生清理10余次。
    万国文、张仕明介绍,为保证居民入住还建小区的生活质量,涢水社区配合电力部门安装了8个标准供电台区和1个临时供电台区,解决了入住还建户生活用电问题。着力改善民生,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城南新区的组组通道路硬化工程全部完成,涢水社区全部达到道路硬化,管线地埋,还新建了16亩的体育文化广场,供居民休闲娱乐。
    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城南新区的干部,充分发扬快捷高效的实干精神,成立生态文明创建工作专班,召开安排布署工作会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前进村、涢水社区配合完成范围内的20公里环城生态圈建设,炎帝大道、迎宾大道的绿色通道建设。前进村、涢水社区、白桃村、永久村正在实施增绿工程,现已成片造林3处共570亩,绿化通村公路25.4公里,靓化村(居)民小区4个,栽种绿化苗木2.5万株。
  
  以人为本,营造“和谐风”
  
    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党工委、管委会始终坚持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工作首位,切实为老百姓谋福利。
    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基金征收中,城南新区干部们的敬业精神得到充分体现。新农保专班通过广泛宣传,扎实工作,高标准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办理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村主职干部养老保险、民师养老保险。城南新区共有7252人参加各种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了16周岁以上人群的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涢水社区居民黄成民母亲已有90岁,现在每月可以拿330多元保险金。她高兴地告诉记者,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农村、社区邻里矛盾是必不可少的,如何解决好,管委会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万国文、张仕明介绍,基层是及时就地解决群众问题的关键环节。因此,城南新区始终把信访工作的重心放在基层。扎实开展“逢四说事”、“有话就说”等活动,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把矛盾与问题解决在社区里,为全体居民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和氛围。
  
    (本报记者 许享红 见习记者 冯家园 通讯员 黄娟 黄莹莹)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城南新区,一座新城的崛起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