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城“水缸”保卫战
——市人大1号议案引起的冲击波
作者:毛传荣见习记者王艳梅
8月中旬,舟行先觉庙水库,但见蓝天碧水,清波荡漾,库水正恢复往日的清澈。 先觉庙水库是一座大(二)型水库,总库容2.4亿立方米,承担着向城区40万居民供水的任务,被市民亲切地称为随城“水缸”。近年来,受经济利益驱动,水库投肥养殖、企业排污现象频发,危及水库水质。今年,在市人大的监督下,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出重拳,一场“水缸”保卫战打响了。 饮水之忧,诞生1号议案 今年年初,市人大二届五次会议上,童宗明等10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加强随州城区饮用水源保护的议案》,被列为1号议案。议案称,随城“水缸”目前正面临四大污染:围汊养鱼面积达3000多亩,投肥污染较大;水库上游有3家小型造纸厂,排放污染严重;河道采砂产生的废物对水体造成污染;水库周边村民对大小鱼类灭绝性捕捞,破坏水体生物链,影响水体自我净化功能。议案建议市政府加大治理力度,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保证市民饮水安全。 就议案提出的各方面情况,市水利、环保、农业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开展了20余天的清查行动。清查中发现,水库内共有筑坝拦汊、围垦养鱼26处,都存在投肥养殖现象;水库上游的广水市吴店镇有3家非法土造纸厂,2家非法采矿、采砂场,生产废水直排水库;库区共有非法捕捞渔具155处,涉及农民300多人。此外,水库流域面积内农民生产及生活活动,如曾都区万店镇村民种植香菇、黑木耳,投资商在水库附近动工兴建大型养猪场等,都对水库水质存在不同程度的潜在污染。 市长批示,整治高位推进 1号议案交市政府后,市长刘晓鸣作出指示:此项议案涉及人民的饮水安全,请相关方面认真研究,并对工业排放、投肥养鱼等污染问题尽快依法处置到位。5月10日,市长办公会决定,成立以市委常委、副市长彭明方为组长的城区饮用水源地保护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出台 《先觉庙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整治工作方案》,实行市、区(市)、乡镇三级联动,市财政列支100万元以奖带补资金。5月20日,先觉庙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整治工作正式启动。 8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对先觉庙水库整治情况进行了视察。从视察情况看,整治行动取得了成效。目前,市水利局在进出库路口及人口集中地段竖立大型警示牌30余块,进行水源地保护宣传,在水库内投放大规格花白鲢20万尾,关闭采砂场2家,清理采砂船只5艘。市环保局督促广水市环保局,采取强制措施对吴店镇境内3家土造纸厂进行了关闭。曾都区正在兴建的大型养猪场了停止了建设。广水市辖区内的灯光诱捕设施已基本肃清,投肥养鱼现象基本得到制止,库区内的永祥矿业公司和晶鑫矿业公司业已停产。 长抓不懈,建立长效机制 经过近3个月的综合治理,先觉庙水库的污染情况明显好转,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但是,一座水库的治理涉及方方面面,不可能一蹴而就,随城“水缸”的治理必须打持久战。 对此,部分市人大代表建议:巩固好当前治理成果,防止水库周边污染型小企业死灰复燃,筑坝拦汊反复出现;制订水源地保护规划,采取隔离保护、移民搬迁、生态修复等措施,长远规划水源地保护工作。 目前,我市已拟订《先觉庙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办法》,正在征求公众意见,近期有望出台。这个办法将明确地方政府、市直相关部门及水库各自的责任,规范水源地周边生产、建设活动,制订相应的处罚和保障措施等。 市委常委、副市长彭明方表示,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大事,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先觉庙水库治理要从长远考虑,要采取有力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努力把先觉庙水库水源地建成示范饮用水源地,确保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真正成为随州城区40万居民饮用优质水源的“大水缸”。 (本报记者 毛传荣 见习记者 王艳梅 通讯员 李晓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