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极端天气愈加频繁 灾害防御刻不容缓
专家:今年冬天可能出现低温现象
作者:采访。
  新华社8月22日电 一场强降雨使得原本干旱的黄土高坡遭遇泥石流侵袭,本应雨水充沛的西南地区却遭遇长达半年之久的干旱,极端天气正愈加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全球气候到底怎么了?我们究竟能精准预测多长时间内的气象灾害?就有关问题,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接受了记者采访。
  极端天气愈加频繁
    矫梅燕说,从前期气象灾害特点看,今年我国天气气候极端异常。特别是入汛以来,气象灾害的异常性、突发性、局地性十分突出,极端气象事件多发重发,灾害分布广,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
    矫梅燕说,造成天气气候异常的原因很复杂,但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大气环流的异常,也不能忽视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因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大气中能量分布也发生了变化,海洋和大气循环、大气中温度场分布出现了紊乱,使得天气气候变化规律被打乱,极端天气变得越来越频繁。
    这种现象在世界上其他地方也出现,例如,我们邻国巴基斯坦发生历史罕见的持续暴雨,引发非常严重洪涝灾害。再如,俄罗斯出现百年一遇的持续干旱少雨天气,引发了大范围的严重森林大火。至于这些气象灾害之间是否存在共性,每一次极端气象灾害是否都可以归咎到全球气候变暖,目前尚不能下结论。
  今年气候与98年类似
    矫梅燕说,从目前监测情况来看,今年我国的气候与1998年比较相似。5月,厄尔尼诺现象结束;7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有可能维持并发展成一次拉尼娜事件。
    与厄尔尼诺事件相反,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近60年来拉尼娜事件影响表明,拉尼娜事件发生后,我国部分地区秋雨偏多,冬季全国大部以降水偏少为主,气温偏低。例如,1964年8月下旬至10月,山东、河南、山西、安徽大部、陕西中南部、四川东部和北部、湖北北部和西部等地总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五成至1倍半,华西及黄淮一带出现严重洪涝灾害。在拉尼娜事件发生年的冬季,我国出现了明显的冬季低温,例如1999年冬季,江南、华南、西南等地出现严重的低温冻害,常年无寒的滇南地区也出现了历史上最为罕见的霜冻灾害。就目前气候状况来看,今年冬天有可能出现低温现象。
  气候预测仍是难题
    矫梅燕说,近年来,我国天气预报能力明显提高,预报精细程度可以细到部分乡镇,干旱的长中期预报和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中短期预报及短时临近(1-3小时)的预报能力也明显提高,目前对突发性灾害性天气可以做到实时监测分析和预报预警。
    愈加频发的气象灾害让百姓更加关注未来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气候情况。然而,我国天气气候条件很复杂,就现有技术能力和水平,天气预报还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
    矫梅燕说,我国从1958年起就开展了气候预测业务,但只能预测一年时间内的气候趋势。目前我国具备制作并发布月、季、年时间尺度的短期气候预测和年代际的气候预测,还开展了灾害性、极端性气候事件的预测业务。然而,气候预测的难度远远大于天气预报的难度,短期气候预测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极端天气愈加频繁 灾害防御刻不容缓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时事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