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发展工业是富民之本,农业是固邦之本。广水街道办事处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始终把新农村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2009年,广办农业总产值达1.6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6150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近800元,农村通村水泥路里程数达58公里,在全市第一个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这是办事处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战略的结晶。
    该办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市场农业和郊区特色农业,走出了一条调整增收的农业发展新路子。近几年来,他们重点发展以蔬菜、林果、畜禽养殖、食用菌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形成了以铁板桥、驼子为中心的500亩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以土门、南山、流沙冲为中心的1000亩林果茶基地,以南站、铁板桥为中心的10万对王鸽养殖基地,以土门、芦兴为中心的15万袋白灵菇种植基地。
    按照“新产业,新环境,新农民”的思路,广办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2006年初,他们把马鞍新村作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刚开始,村级班子涣散,战斗力不强,新村建设,进展缓慢。针对这种情况,街道党工委果断对村级班子进行了调整,下派了工作组指导该村新农村建设,使工作逐步打开了局面。与此同时,铁板桥村在没有被列入试点,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动村民投工投劳,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3口当家塘改造,打通了合并过来的姜家湾1500米道路,整修了40多处民房,新农村建设热火朝天。
    目前,马鞍新村已拆迁改造房屋200多间,硬化道路2000余米,改厕改圈100多个。铁板桥村湾湾通、户户通公路水泥路工程全面完成,实现了村民“客车到村口、货车到田头”这一世世代代的愿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试点村的带动,其他各村也不甘落后。他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建设新农村。没有资金,他们利用乡情、友情、亲情筹钱,缺少劳力,他们动员家人、党员、干部带头上阵,发动群众治水修路,整修房屋,绿化荒山,整治环境。三年的时间,农村的面貌得到了显著改善,铁板桥村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 “湖北省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新农村建设,政府是领导,农民是主体,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广水街道办事处通过加快工业发展,吸收农民进城务工,让更多的农民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实现增收。目前,全办1.2万农村劳动力中有2000人外出打工,有4000人在本地各企业上班。他们计划通过努力新办企业再吸收农民工2000人,使种田劳力减少到3000人左右。同时,办事处大力开展农民技能培训,使农民尽快掌握一至二门实用技术,为劳动力的转移创造了条件。
    随着物质生活的增长,农民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高了。为了满足农民的精神生活需求,办事处按照公办民助原则,在每100人以上的自然湾,扶持了一个中心文化户,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每个村还组建了一个红白理事会,主持村里的红白喜事,倡导易风移俗,节俭办事。各村文艺宣传队的组建,让农民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他们以身边的新人和新事为题材,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寓教于乐,深受农民欢迎。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1
2
3
4
5
6
7
8
9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