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桐柏情怀
  (上接第一版)
    按医嘱,术后要继续化疗5-7次。化疗要忌食,只能进少量的清淡食物,还要静养。可王克强每次化疗后,就急匆匆赶到景区。一日三餐都在景区解决,一盘青菜一碗米饭就是一餐,常常工作到深夜。为了抑制病情,王克强随身携带20多种药,每次要吞下两大碗药,像吃饭一样。一天服药就需要8斤水,胃里撑得满满的,根本吃不下饭。
    由于缺乏休息和营养,王克强身体一天天消瘦下去,可他仍不知疲倦地工作着。有一次,要给北京中外建筑设计院发电子文档。由于文件很大,传输速度极慢。为了保证文件无误传出,王克强撑着病体在电脑前守候了一夜。
    王克强动情地说:“桐柏山是我的魂,我对景区情有独钟。虽然以前景区未能发展起来,但我对它的未来充满信心。”
    但他深知,景区建设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极强的工作。要想干好,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到景区上任后,他除了认真学习《景区管理条例》,还不断学习掌握其它知识。他还克服病体不适,利用所学,在家制作了景区概念规划电子文档。这份文档图文并茂,科学性和观赏性兼具,在多种场合为上级领导和专家进行了演示,取得良好效果。
    “如果在有生之年能为景区做点贡献,能给老百姓做点实事,能看见家乡变好,父老乡亲富裕起来,那么一生也就没有遗憾了”
    1980年,王克强师范毕业,到条件艰苦的新城晃山中学教书。因其教学成绩突出,第二年调新城中学任教。为了提高业务水平,他上电大,参加自学考试,并获得本科文凭。1984年,他被调到万和教育站工作,1993年,调原新城政府工作,先后任农办、党政办主任,副镇长等职。由于敢于啃“硬骨头”,王克强分管的工作,样样出色,他被同事们赞为解决“疑难杂症”的行家里手。
    坚持原则,克己奉公是王克强的一贯作风。2008年,有人给他送了200个鸡蛋和1条烟。他知道后,坚决要把礼物送回。看到放置多日的鸡蛋有的已经损坏,他便跑到街上买蛋补齐,给人家如数送还。
    王克强还是个孝子。老母亲常年跟他一起生活,由于瘫痪在床且神智不清,王克强先后给老母请了多位保姆,但都没能干长久。王克强干脆亲自上阵,不厌其烦,直至老母亲离世。
    王克强还常教育孩子要正派,做事讲良心。现在,儿子研究生毕业后在武汉某证券公司工作,女儿在云南某大学读研,儿女一有空就到医院服侍父亲。女儿还在网上发帖,表达对父亲的爱:“父亲说,如果在有生之年能为景区做点贡献,能给老百姓做点实事,能看见家乡变好,父老乡亲富裕起来,那么一生也就没有遗憾了。我知道,父亲正在做的是平凡而又伟大的事,或许他所做的事都只是琐碎细小微不足道的,但是父亲却用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人活着要有理想,有价值,对工作要尽职尽责,对社会要甘于奉献,对人民要乐于服务。我敬佩我的父亲!”
    王克强看到帖子很高兴,他说自己有两个懂事孝顺的儿女,他很满足。
    现在,王克强依然拖着病体忙碌在工作岗位上。他说,景区是他的家,他要把全部的精力交给景区,建设一个一流的风景名胜区……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桐柏情怀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