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稳”考验着监管层的智慧
由于象征“牛熊市分界线”的半年线近几日被跌破,“中国股市是否进入熊市”成为多家中国网络媒体当日争论的焦点。一项超过12万人参加的网络调查显示,超过71%的中国民众认为大跌 “意味着A股已经进入熊市”,认为没有进入熊市的占29%。多家西方媒体认为中国股市大跌缘于有传言称银行将收紧放贷,而调查显示,73%的中国民众认为造成A股近期大幅下跌的原因是政策猜想,而认为罪魁祸首是“公司业绩”以及“正常的涨跌”的分别占9%和18%。 有媒体援引 “接近监管层的人士”的话透出消息,“监管层近期将会推出相关举措来维护市场的稳定”。而在A股市场指数不断波动的情况下,能否“维稳”考验着监管层的智慧。 《环球时报》分别对10名中国证券专家和10名中国经济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名证券专家中7人认为近期后市仍将反复震荡,2人认为股市将继续下跌,认为“不好说”的有1人,而认为 “调整后看好后市”的受访者为零。而另外10名受访经济专家中多数人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看法积极,其中7人认为中国经济复苏大势不可逆转,3人认为“不好说”,而认为“中国经济在复苏过程中还会再次陷入低迷”的也为零。 西方媒体近来对于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判断也很积极。前摩根士丹利首席全球策略师比格斯对 《纽约时报》表示,中国股市8月份累计跌幅,是所有主要股指中最大的一个,但这和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是不相称的。美国彭博社当日一篇分析文章称,正是由于中国的巨大需求,投资者才应该看好那些向中国出口自然资源的 “煤车国家”,美国资产管理公司高级策略师鲍威尔说,我们作为投资者将向 “煤车国家”注资。中国经济财富的增长以及政府对公路、铁路和电力项目的投资推动了需求,刺激了铁矿石、铜矿和钢铁等大宗产品的进口。鲍威尔说,“中国创造的需求比美国破坏的需求还多,这是一场西方经济危机,不是全球经济危机,太阳依然照耀在东方,并将温暖散布全世界”。 英国《金融时报》近日的分析文章就认为中国股市今年的上涨是由于流入投机活动的银行贷款拉动的,存在泡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