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改革发展的春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地级随州市成立以来,是我市发展最快的10年。宁西铁路、武康铁路、汉十高速等加快了随州对外开放的步伐;白云湖“一河两岸”、神农公园让随城旧貌换新颜;中盐银港、重汽华威、多晶硅等工业项目,增强了随州发展后劲;中心医院世康大楼、污水处理厂等,提升我市百姓幸福指数……
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谋发展,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跑发展,千方百计“跑省进京”争项目、争资金,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建市十年来,我市共争取国家、省投资及补助资金项目761项,争取到位无偿资金23.5亿元;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45亿元,年均增长28.2%,为确立湖北在中部崛起中重要支点的地位,作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一大批项目的建成,随州迎风展翅,实现了一个小县城向中等城市的战略跨越!作为“两圈”节点城市,随州正逐步建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宜居创业名城、专用汽车名城、特色农业名城、文化旅游名城、山水生态名城!
谋大局,精心编制规划
2000年建市之初,随州行政区划、市情发生变化,我市积极推动规划编制工作创新,编制的各类规划,特别是“十五”和“十一五”两个五年规划,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科学、前瞻地指导作用,指明了新随州的发展方向。
200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大战略。为将我市真正打造成鄂西圈门户城市,市发改委积极组织并聘请省市专家学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历时五个月编制了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随州区域总体规划》和生态、旅游、交通专项实施方案,策划了重点项目88个,规划总投资612亿元,一大批重点项目进入省鄂西圈项目库,为争资立项赢得了先机。
十年来,我市编制了“新型工业化规划”、“区域特色农产品规划”、“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等60余个综合和专项规划,为全市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科学、具体的规划指导。
目前,我市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正在紧张进行“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力求在“后危机”时代,宏观环境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因素的背景下,为随州在“十二五”的发展提供科学规划。
跑资金,抢抓投资机遇
随州要发展,投资是关键。
为了实现争资工作新突破,市发改委提出 “四为主、六个一”的争资工作总要求:全部工作以争取项目为主,项目工作以大项目为主,大项目以到位资金为主,到位资金以无偿资金为主;对支撑力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实行一个领导挂帅、一个科室负责、一套班子运作、一笔经费保障、一项制度奖惩、一鼓作气抓到底的工作机制。
瞄准国家投资导向和投资重点,我市围绕工业支柱产业培育、“新农村”建设、节能及循环经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擦亮两张文化名片上项目、争资金,10年来累计争取上级无偿资金23.5亿元。无偿资金的争取,一大批重点项目得以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民生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近3年,我市争资工作实现3年3大步:2007年争取中央和省无偿资金从建市之初的1.05亿元上升到2.06亿元,2008年达到4.08亿元,2009年达4.37亿元。为我市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
争项目,拉动各项投资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我市把重点项目作为扩投资、保增长的“黄金支点”,扎实开展”大项目年”活动。十年来,全市共筛选上报各类项目2000多个,投资总额600多亿元,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5亿元,以年均增长28.2%的速度攀升。其中近三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都在40%以上,位居全省市州前列,继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过百亿元之后,2009年突破200亿元大关,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一五”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重点项目顺利建成,效益巨大。宁西铁路及其与汉丹铁路联络线、武康铁路增建二线、京广铁路广水陈家河段改造等铁路项目,汉十高速随州段、随岳高速随州段、十长公路等公路项目,城市电网及农村电网改造、西气东输二线随州段、城市天然气等能源项目,成为我市投资的重要拉动力量。
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白云湖水库建设、随中灌区及黑花飞灌区节水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农村沼气、退耕还林等农林水利项目建设,极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
内河污染治理、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供排水管网、铁路东移及新火车站广场、神农公园、“一河两岸”风光带、城区道路改造、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建设等城建项目的建成,使城市改天换地。
多晶硅、波导公司、泰晶电子、创力科电子、方正能源、中盐银港、重汽华威、全力铸造、广水风机等工业项目,为我市工业发展增添了强大后劲活力。
博物馆、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大洪山风景区、徐家河风景区、市中心医院世康大楼、市中医院门诊综合楼、广水市一医院综合大楼、职业技术学院、技师学院、儿童福利院等社会事业发展项目,成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
抓改革,增强发展后劲
我市按照“培育一批、上市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公开征选了净资产在2000万元以上、年实现利润500万元以上、具有发展潜力的20家企业作为上市后备企业进行了重点培育,筛选了10家业绩较好的企业作为省上市后备企业进行了申报。湖北楚威车桥公司、湖北 星化工公司已列入全省上市重点培育企业,湖北全力铸造公司、湖北双剑鼓风机公司、湖北同星农业公司等7家企业进入全省上市后备企业培育类和扶持类行列。
当前,随州经济开发区、曾都经济开发区、广水经济开发区成为省级经济开发区,随县经济开发区正在申报省级经济开发区,我市对乡镇工业园进行清理整顿,并保留10个有特色的乡镇工业园区。
市发改委扎实抓好曾都区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基本医疗保险扩面和提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两类”机构绩效工资及人事制度改革等工作,全面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阶段性工作目标,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人民群众享有医保的标准进一步提高,医疗负担有所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