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田块稻穗发芽 阴雨天是主要原因
作者:采阳
本报讯 记者采阳 通讯员厚新、明学、承军报道:据农民反映和农技人员调查,近期我市水稻多个品种不同程度出现了穗发芽现象,且优质稻穗发芽略高于常规杂交水稻,为历年罕见。专家认为近期连续阴雨天气是诱发水稻穗发芽现象的主要原因。 水稻“穗发芽”是指在稻谷收获前因久雨不晴,水稻田间湿度过大诱发谷粒在稻穗上发芽或发生萌发性生理变化,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因今年气候特殊,水稻抽穗扬花期比去年同期推迟7-10天,从9月初开始,我市又逢阴雨不断,空气湿度大,而此时正值水稻灌浆期,温度适宜,极易造成稻穗发芽现象。 据专家介绍,水稻开花、受精以后,子房逐步发育成米粒(俗称糙米,与颖壳合称谷粒),一般开花后8~10天,胚部便分化出胚芽、胚根、盾片及其它器官,这时便已具备了发芽能力。此后,胚进一步发育,完成生理上的成熟。此时遇高温高湿、长时间阴雨,穗发芽必然发生,应该说是一种“正常的植物生理现象”,并不是种子质量引起的。天晴后温度升高田间湿度降低,是不易出现稻穗发芽的。 目前,许多农民对稻穗发芽还不太了解,如何防止稻穗发芽或减轻穗发芽损失,农技专家建议应抓好以下几点:一是选择耐肥且抗倒伏性能强的水稻品种,加强病虫害防治,促稻株健壮生长;二是天晴后控制水稻田间湿度,湿润管理,水稻收获前7天及时排干田水;三是适时收割,机械收获,及时晾晒,提高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