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小钱买“学生平险”把风险扔给保险公司
在新学年伊始之际,各类学杂费用的交纳成为家长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其中,学校统一组织购买、孩子自愿投保的学生平安保险(下简称:学生平险)越来越受到普通家庭的重视。那么,学生平险是否值得每位学生人手一份呢?它与家长日常为孩子购买的传统寿险有着怎样的区别呢? 学生平险保费低廉 保障全面 众所周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疾病和意外磕碰在所难免,小至几十元的包扎费、输液费,大至长期疾病的治疗费、营养费等,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得不花的开支。如果这时孩子有份保险傍身,家庭的意外支出就会得到有效补充,学生平险的作用也在此时显现出来。 市保险行业协会业务部主任陈波介绍,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学生平险保费都比较低廉,一般每学年只需缴纳几十元,学生平险为消费型保险,本学年结束后,保费并不返还给学生;学生平险的保障范围一般包括意外身故或残疾、意外伤害医疗、疾病住院医疗,部分寿险公司的学生平险还与定期寿险有所交叉,可对孩子的重大疾病提供保障。 医保扩面学生平险仍可提供有效补充 在2007年,扩大社会医疗保险覆盖面的范围就已波及到中、小学生。去年9月1日,大学生也正式纳入社会医疗的保障范围之内。医保扩面的全面展开会否对原有的学生平险销售造成冲击呢? 陈波介绍说,医保扩面应该对学生平险市场有一定冲击,但是众所周知,医保有着广覆盖、低保障等特点,这就造成了很多人可以享受医保的待遇,但却没有足够的保额去抵御风险。在学生保险方面,虽然中、小学生属于医保范围之内,但大都是以社区为单位组织投保,很多家长忽略了这样的组织形式而忘记为孩子投保,因此,虽然中、小学生已纳入医保范围内,但仍有很多家长通过学校购买学生平险;而大学生全面纳入医保范围之内的政策,由于是学校统一组织大学生投保,实施后是否会削减保险公司学生平险的销售量还有待市场检验。 保险公司的相关业务人员大都认为,学生平险与普通社会医疗保险并不存在太多交叉和重复。因普通医保有众多的免赔责任,加之其赔付额度较低,补充购买商业保险还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保险公司也在积极研究、改善各类学生平险险种,在全面覆盖各类疾病或意外情况的同时,还在努力提高理赔额度,使学生平险成为社会医疗保险的有效补充。 投保时家长一定要了解保单内容 那么,家长该如何为孩子选择“学生平险”,一旦出险后又应该如何为孩子寻求保障呢?一般来说,投保“学生平险”必须注意如下事项: 1.为孩子投保时,家长们一定要仔细阅读保险合同。因为孩子发生意外或患病后如何理赔是根据合同约定的支付比例来赔付的。不同保险公司的“学生平险”在保障功能上略有差别,家长应根据孩子的性别、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不同仔细选择。 2.选择保障范围较多的产品。一般来说,幼儿和小学生应着重关注住院、门诊的医疗保障;家长应注意烧伤、烫伤等常见意外是否被列入保险责任。必须主动去了解保单具体规定哪些内容,不能糊里糊涂;同时应注意索要保险凭证,以防万一。 3.保额不要超出各保险公司的规定范围。根据规定,未成年被保险人投保的身故保险金额累计不能超过10万元,超出部分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且不退还所缴保费。 理赔时保险公司要看原始凭证 1.一旦孩子发生意外或因病住院,家长应立即通知保险公司或由学校代为报案。可通知代理人、代办员或直接拨打保险公司的热线电话或网上报案,一般规定报案期为3天。 2.住院医疗保险需在保险公司规定的二级(含)以上医院住院就诊。索赔时需提供保险单原件、复印件、发票原件、病历、出院小结、费用明细单、身份证明复印件和学校证明等,保险公司在理赔时要看原始凭证。 3.“学生平险”同社保自费药和自费项目规定一样,凡列在社保自费药、自费项目名单上的内容都不予保障。 4.因为保单有90天的观察期,所以,首次投保“学生平险”的孩子只有在保单生效满90天之后,保险公司才会对住院医疗的费用进行赔偿。 事实上,从一家保险公司一年内理赔近7万件的案例就可以看出,学生出险的几率并不低。投保“学生平险”花很少的钱就能把这种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实际上是很划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