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泡泡青”注册商标说起
说到品牌,很多人会联想到机器轰鸣、规模巨大的工业企业以及明星代言的工业产品。很少有人会把它与农民手中的农产品结合起来。长期以来,那种“萝卜白菜、装筐就卖”的传统思维方式,禁锢农民的思想,束缚农民致富的手脚,也给人们留下了农产品没有品牌的印象。 “泡泡青”本是随州出产的很有特色的一种小菜,因其含叶绿素高、口感好,备受消费者青睐。近几年,我市几家公司将这种“小菜”进行了资源整合,注册了商标,进行了包装,一下子提升了产品档次,迅速打入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的菜市场,使这一不起眼的“小菜”,拿到走向大城市、大市场的“通行证”,更为农民发家致富带来新的希望。 随州是一个农业大市,同时兼备南北气候,因此农产品十分丰富。然而,许多农民兄弟在农产品丰收的喜悦之后,却不得不面对产品销售无路的难题。这除了有些产品不适销对路外,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响亮的牌子,没有品牌。譬如大米,这是随州最为丰富的农产品,然而我们缺乏像荆州的“福娃“、荆门的“金桥”等品牌,同样的产品,价格却相差甚远。相比之下,我市这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产品,即便能销售出去,也利润颇微,最终是农民增产不增收,出工出力没效益。 因此,打响农产品的品牌战,掌握农产品销售的主动权,是市场对农民提出的新考验。增强品牌意识,学会品牌塑造也成为新时期农民必须具备的素质。最近几年,我市的三里岗香菇、吉阳大蒜、大洪山葛根等农产品,通过企业的努力,注册了商标,进行了产品宣传,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随着这些技术改造、产品宣传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这些产品将走出随州、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鲁钟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