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3:嫦娥二号择机发射
发射瞄准“零窗口” 各大系统准备就绪
新华社9月29日电 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负责人29日下午宣布,嫦娥二号任务发射场区指挥部第二次会议研究决定,嫦娥二号任务拟于9月30日开始加注火箭推进剂,10月1日至3日择机实施卫星发射。 嫦娥二号卫星是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主要目的是验证嫦娥三号任务的部分关键技术,为后续的嫦娥三号、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成功落月积累经验,进一步深化嫦娥一号月球科学探测。 中国探月工程有关负责人表示,嫦娥二号将力争实现“零窗口”发射,为后续实施变轨和开展科学试验提供良好条件。 “零窗口”发射是指在一定长度的发射窗口时间内,紧贴窗口上沿即最优时间实施发射。如果发射窗口为1时至1时30分,“零窗口”就是指1时整。 “如果在‘零窗口’发射,卫星无需中途修正就能进入预定轨道,可以节省燃料从而为后续工作留下更多动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陶钟山说,继嫦娥一号实现“零窗口”发射之后,嫦娥二号也将瞄准这一目标。 嫦娥二号携带燃料为1300多公斤。计算表明,在35分钟的窗口时间内,“零窗口”发射能比按照后沿发射节省180公斤燃料。“‘零窗口’需要几大系统协同,任何一个系统‘掉链子’都无法实现。”卫星系统总设计师黄江川说。他同时表示,发射日期选在国庆期间是巧合。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陶钟山说,针对嫦娥二号发射,发射场系统技术改进达上百项。火箭、卫星进场后,测试顺利。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郝照平说,用于发射嫦娥二号的长征三号丙型火箭历经两年研制,在2010年5月完成总装测试,9月3日运抵西昌,将于30日开始加注。 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饶伟说,自7月10日空运进发射场后,嫦娥二号卫星完成了设备的状态确认,已于9月15日加注,目前产品质量稳定,性能指标全部满足要求。 地面应用系统总指挥刘晓群说,系统的全部软硬件设施完成改造并进行了磨合检验,系统和国家天文台建立了指挥和组织保障体系,总部、昆明站、密云站完成岗位设置和人员考核,故障预案制定和备件准备也全部完成。 测控系统总设计师钱卫平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指挥和测控人员准备就绪,远望三号、远望五号、远望六号三艘测量船也到达预定海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