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收延迟影响秋播
农业部门: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抢种
作者:陈玉、
本报讯 见习记者陈玉、通讯员戚远斌报道:受气候影响,今年我市中稻成熟、收获期推迟5天以上,对今年秋播造成影响。农业部门提醒,各地须牢固树立抗灾秋播的思想,采取各种抢种措施,保面积、保季节、保质量。 据了解,由于中稻收割推迟,稻田正常揭板受到影响。截至10月9日,我市中稻揭板面积还不足20%,较常年约降低50个百分点。10月15-25日是我市小麦播种的最佳时期。因不能正常揭板,将推迟小麦播种期10天左右。中稻收割推迟,还导致农民没有炕田时间,整地质量难以保证。稻谷收割迟出售晚,农民缺钱买化肥,田间湿度大,农家肥下田少,秋播投入难以增加。 农业部门建议,要针对不同田块,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抗灾播种方法。针对今年起板困难的实际,要调整播期,小麦适宜播种期可后推5-7天,但半冬性品种最迟不宜超过10月28日,春冬性品种最迟不宜超过11月14日。要随播种时间和季节的延迟,适当增加小麦播种量,一般亩增加5-10斤,确保足够的基本苗和冬至苗,为足穗、大穗创造条件。 要科学施肥,保证投入。推广秸杆还田技术,增施农家肥,每亩达到30-40担农家肥;科学配方,氮磷钾配合施用;推广高效复合肥、专用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保证作物高产优质需肥要求;要坚持沟厢配套,保证秋播季节和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