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老区群众的贴心人
——记广水市老促会会长李以超
  桐柏山麓,大别山下,是革命老区广水市。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记录着李先念、陈少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英勇奋斗的足迹。
    老一辈革命家舍生忘死为人民的精神,激励着后人为老区建设无私奉献。广水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李以超正是这样一个人,22年来,他一心一意为老区建设出谋出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这片红色热土的款款深情。
    1988年,从原应山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岗位退下来的李以超,欣然接受了组织任命,担任该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长期分管农村工作的他,与老区群众有着深厚的情谊,老区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疾苦,李老件件牵挂在心上。
    上任当年,广水出现了历史少有的旱灾,老区群众损失惨重。李以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不顾自己年老体弱,带领老促会调查组,前往该市兴隆、余店、关庙3个重点乡镇调研,走访察看旱情,同村组干部商讨抗旱对策。
    经过20余天的调查,他亲自撰写了《关于广水市西北部三个老区乡镇“旱包子”治理情况的调查报告》,提出了夯实水利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灾能力的总体方案。报告引起了时任省有关领导的重视。省水利、民政部门划拨专项资金,用于该市渠道加固,泵站维修,该市21个村、4.6万亩农田灌溉和1万多农户人畜饮水有了根本保障。
    “让老区的土地早日富饶起来,让老区群众早日富裕起来。”为让老区人民早些脱贫致富,李以超经常到基层调查研究,他常说,哪一天不到乡下去,我的心里就是空的,就觉得不踏实。
    广水市关庙、太平、余店等7个乡镇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基础弱。为帮这些乡镇早日脱贫致富,他经多次、多方考察,建议关庙等乡镇利用荒山种植雪枣。2000年以来,在他的主持下,广水市老促会先后投资12万元,帮助建立雪枣基地800余亩。截至2008年,该市关庙、兴隆、余店等地共建雪枣基地4万余亩,桔园4000多亩,大部分已经挂果,2000多名农民当上了“庄园主”,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十年真情铺就小康路,三百里关隘铭刻爱民心,这是群众给予李以超的评价。多年来,他积极发挥老干部的优势和余热,在老区建设和开发方面做好促进服务工作。宝林乡林场村农村电网改造、余店镇先觉庙村通村公路建设、送科技知识下乡……广水市老区建设留下了李以超的辛劳和汗水。
    每当看到年过七旬、头顶草帽、皮肤微黑的李以超老人忙碌的身影出现在老区、山区、库区、边区时,群众们总会亲切地说:看,我们的“老八路”又回来了……
  
    (本报记者 张清 通讯员 刘永忠)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老区群众的贴心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