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马铃薯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作者:采阳程盛
  1、茬口安排。马铃薯忌与茄科作物连作或套种,前作不宜是番茄、辣椒、茄子、烤烟等茄科作物和吸钾较多的根菜类作物。不应用周围茄科作物病害严重和土壤虫害较多的田块种植马铃薯。最好的前作是杂交中稻、棉花、大豆、花生、甘薯等。
    2、种薯选择。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当地栽培条件、商品性好的各类早熟品种。如:中薯一号、早大白、费乌瑞它等。大力推广普及脱毒薯种,种薯宜选择健康无病、无破损、表皮光滑、均匀一致、贮藏良好的薯块作种用。
    3、种薯处理。播种前2-3天进行切块,主要目的是打破种薯休眠,扩大繁殖系数,节约用种量。小的种薯(20-30克)一般不切块,大的种薯(40克以上)应进行切块,切块时要纵切,将顶芽一分为二,切块应为菱形状或立方块,不要成条或片状,每个切块应含有一到两个芽眼,平均单块重25-30克。切块要用两把切刀,方便切块过程中切刀消毒,一般用含3%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剔除腐烂或病害部分,防止传染病害。切块后的薯种用石膏粉加农用链霉素加甲基托布津(90:5:5)均匀拌种(药薯比例为1.5:100),并进行摊晾,使伤口愈合,勿堆积过厚,以防止烂种。
    4、合理施肥。马铃薯耗钾肥最多,氮次之,磷最少,一般亩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公斤,专用复合肥100公斤(16:13:16或17:6:22)、碳铵75公斤、硫酸钾20公斤。农家肥和碳铵结合耕翻整地施用,其它化肥做种肥,播种时开沟条施。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
    5、精细整地。应选择比较平整、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表土深厚、结构疏松、排水通气良好、含有机质较多的砂壤土种植马铃薯。要深耕整地,使土壤颗粒大小合适,耕作深度约25-30厘米。整地前亩用50%辛硫磷乳油100克兑少量水稀释后拌毒土20公斤,均匀撒播地面,可防治金针虫、蝼蛄、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推广深沟高垄地膜复盖栽培技术,垄距60-75厘米,便于早春地温的提升和后期土壤水分的排灌。
    6、科学播种。马铃薯适宜的播种期为12月中下旬至1月中旬,选择在晴天进行,播种深度约6-8厘米,种植密度4500-5000穴。采用大垄双行,小垄单行播种,要求薯块切口朝下,芽眼朝上,播后封好垄口。播种后于盖膜前应喷施芽前除草剂,每亩用都尔100毫升兑水50公斤均匀喷于土层上。喷施除草剂后应采用地膜覆盖整个垄面,并用土将膜盖严,防止风吹开地膜降温,减少水分散失,提高除草效果。
    7、田间管理。一是破膜。在马铃薯出苗达6-8片叶,无霜、气温比较稳定时,在出苗处将地膜破口,引出幼苗,并用细土将苗孔四周的膜压紧压严。破膜过晚,容易烧苗。二是防止冻害。在破膜引苗后若遇到剧烈降温,苗上覆盖稻、麦草保护,温度正常后取掉。三是化学调控。一般在现蕾至初花期亩用50%多效唑50克兑水40公斤喷施两次,对地上营养生长过旺的要加大用量,以促进薯块生长。四是中耕培土。马铃薯进入块茎膨大期后,气温回升,应将地膜揭掉,并迅速搞好中耕培土工作。五是抗旱排
    渍。马铃薯块茎是变态肥大茎,
    干旱将严重影响块茎膨大,渍
    水又易造成烂根死苗,或者引
    起块茎腐烂。所以,干旱时,要
    及时灌水并作到轻灌速排;大雨天,要严防田间积水。六是叶面喷肥。中后期要搞好叶面喷肥2-3次,可增加产量20%左右。七是综防病虫。马铃薯主要病害为晚疫病、青枯病、疮痂病等,主要虫害为蚜虫、地老虎、蛴螬等。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病虫情报》和田间病虫发生情况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及时、合理、科学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
    8、及时采收。根据生长情况与市场需求及时采收,采收前若植株未自然枯死,可提前2-3天杀秧。人工挖掘要防止块茎损伤。收获后,块茎要避免暴晒、雨淋和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而变色。产品在装运中要轻装轻卸,不要使薯皮大量擦伤或碰伤而降低产品质量。 (采阳 程盛)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马铃薯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科技前沿】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