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推 广 新 型 墙 材 发 展 散 装 水 泥实 施 建 筑 节 能 共 享 低 碳 生 活
——市散装水泥办公室(市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市室内装饰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夏定勇答记者问
  随州市散装水泥办公室 (随州市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随州市室内装饰行业管理办公室,简称“三办”)肩负着促进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的使命,在此次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中,市“三办”是如何抓好自查自纠,以便更好的去履行职能职责?近日,记者采访市“三办”主任夏定勇。
    问:请问市“三办”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答:市“三办”是2004年经市编委批准成立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隶属于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管理,负责在全市推广应用散装水泥和新型墙体材料,推行实施建筑节能,装饰装修的行政管理工作以及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和发展散装水泥专项基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
    问:国家的相关政策中,对推广应用散装水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有什么具体的要求?
    答:实施 “禁实”(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禁现”(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推进墙体材料革新,推行建筑节能,推广散装水泥应用是国家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节能减排在建设领域的重要措施,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国务院、建设部、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先后下发文件和出台条例。其中,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 《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国办发[2005]33号)明确了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措施和要求;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和《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又将推进墙体材料革新、推广节能建筑和散装水泥应用作为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和《湖北省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管理规定》(省政府令第137号)、《湖北省发展散装水泥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37号)、《湖北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81号)等一系列法令法规和规章的出台又进一步推动了墙材革新、建筑节能和散装水泥工作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表明了国家对墙材革新、建筑节能和散装水泥工作的高度重视。按照《湖北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的规定,我市城区应从2005年12月31日起,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从2006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新建建筑工程必须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节能50%的标准;从2010年12月31日起,禁止施工现场搅拌砂浆。
    问:市“三办”肩负着促进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的使命,在日常工作中具体是怎样去履行其职能职责的呢?
    答:市“三办”自2004年划归建设系统以来,在实施城区“双禁”、推广散装水泥应用、推进墙体材料革新、推行建筑节能以及室内装饰装修行业管理等方面,工作扎实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可以归纳为“五个一”:
    一是结束了一个历史,即:结束了随州市城区几千年使用秦砖汉瓦的历史。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我市为第二批“禁实”城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应于2006年元月1日起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三办”一是及时出台了地方性规范性文件;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对 “禁实”政策进行广泛宣传;三是扶持建立新型墙材企业,使实心粘土砖有了充足的替代产品;四是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查处使用实心粘土砖的违法行为。在“三办”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城区按时实施了“禁实”,顺利通过了全省“禁实”达标验收,结束了我市城区使用秦砖汉瓦的历史,使我市的土地资源得到了有效地保护。同时带动了新型墙材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市新型墙材生产规模以上企业24家,产品涵盖了砼标砖、砼多孔砖、砼空心砖、砼小型砌块、蒸压灰砂砖、加气砼、轻质隔墙板等3大类7个品种,年生产能力5.3亿标块,年产值上亿元。我市自2006年实施“禁实”以来,共使用新型墙体材料15亿标块,共节约土地2480亩,节约标煤930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140吨。
    二是开创了一个先河,即:开创了随州市城区使用预拌混凝土的先河。预拌混凝土的应用,是推广使用散装水泥的一个重要手段。2006年,我办通过招商引资,建立了我市第一座年产预拌混凝土40万立方的混凝土搅拌站,为随州城区“禁现”奠定了基础。同年10月8日在城区顺利实施“禁现”,所有建筑工程全部使用预拌混凝土。通过实施“禁现”,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城区各建筑工地乱堆砂石料和水泥的现象不见了,运输袋装水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空气的情况没有了,建筑工地搅拌混凝土的噪音听不见了,为美化城区环境,降低污染排放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三是实施了一项工程,即:实施了建筑节能工程。在资源和能源日益枯竭、供应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减少消耗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我办按照国家规定,为减少民用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于2006年起在城区范围内启动了建筑节能实施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我办采取广泛宣传,试点引路,以点带面的方法,使建筑节能工作在我市城区得以稳步开展。目前,我市城区新建建筑工程建筑节能实施率达100%,有4个项目申报省级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太阳能集中供热、雨水回收、地源热泵等节能技术在我市得到推广应用。建筑节能的推广,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居住水平,更重要的是降低了能源消耗,按照目前随州城区商品房年开发80万平方米测算,每年可节约240万度电。
    四是规范了一个市场,即:规范了我市装饰装修市场。在装饰市场管理方面,我办每年都举行一起“家装赶集会和装饰技能大赛”,为企业搭建展示自身实力的平台,为市民提供了解家装知识的渠道。同时,加大市场稽查力度,打击无资质的施工队私自承揽工程的违法行为,压缩了“马路游击队”的活动空间,规范了我市城区装饰装修市场。目前,我市共有13家装饰企业获得省建设厅核准的三级以上资质,12家家装准入企业。
    五是树立了一个形象,即以行政服务中心为窗口,树立了“三办”良好形象。“三办”行政服务中心窗口从06年至今,无一件超时办理,无一件违规办理,没有出现一次差错,没有接到一起投诉,得到服务对象、住建委和行政服务中心领导的一致好评,多次被评为“红旗窗口”。
    问:我市散装水泥应用和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较晚,市“三办”自成立以来,做了哪些工作?
    答:市“三办”自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在市住建委党组的领导下,通过“三办”全体干部职工的艰苦努力,不仅开创了良好的工作局面,而且也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九个到位”:
    1、两项基金征收到位。我市发展散装水泥专项基金和新型墙材专项基金的征收工作在市住建委的统一部署下,实施闭合式管理,严格把关,凡是新报建的建设项目,必须预先缴纳专项基金,否则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不予办理竣工备案手续。所有征收的专项基金,全额上缴国库,用于新型墙体材料和建筑节能产品以及散装水泥应用技术的研发和补贴。
    2、政策法规宣传到位。为宣传普及建筑节能和墙材革新有关法律法规,提高社会各界的建筑节能意识,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和良好的舆论环境。一是利用节日宣传。每年3·15维权日、法制宣传日、科技活动周都设置宣传咨询点,开展建筑节能知识宣传活动。二是开展专题活动宣传。自2006年开始,先后举办了“全市新型墙材与建筑节能展示会”、“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成就展”,通过设立咨询台、产品展示台、现场讲解等方式向全市人民展示我市在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方面所取得的成绩。2009年组织开展了以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建筑节能,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主题的《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宣传月活动。三是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先后在《随州日报》刊登专版宣传法律法规12次,在《中国建材报》、《随州日报》报道我市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工作动态18次。四是自办刊物宣传。创办了《随州建材装饰》,刊登有关法律法规和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工作动态,介绍外地先进经验,以及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新技术、新产品等,定期向市四大家领导、市直各部门和各相关企业免费赠阅,共出版24期,印刷7200册。通过广泛宣传,提高了社会各界对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工作的关注度,增强了广大市民对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3、“双禁”实施到位。为了推动我市墙材革新和散装水泥事业健康稳步发展,我办以市场为引导,制定了“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总量控制,稳步发展”的原则,确定了城区新型墙材企业和商混企业的布点和生产规模,扶持建立了一批管理规范、设备先进、技术成熟、质量可靠的推荐和定点的新型墙材企业和商混企业。同时每年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年检,实行动态管理模式,对年检不合格的企业取消推荐或定点资格,促进了新型墙材企业和商混企业的健康发展。
    在新型墙材管理方面,为加强对新型墙材和建筑节能产品的质量管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我们采取五项措施,不断整顿规范新型墙材市场秩序。一是实行登记推广管理,将资金实力雄厚,生产设备先进,企业管理规范,产品质量有保证的企业纳入管理,办理《登记推广管理证》,防止资金不足、设备落后、管理混乱、产品质量差的小作坊进入市场。二是坚持落实抽检制度,每月对墙材产品质量进行抽检,并公布抽检结果,凡抽检不合格的企业通报批评,并销毁不合格产品。三是推广电子三级配料先进工艺,推动企业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提高产品合格率。四是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在建工程使用的新型墙材进行抽检,凡没有办理登记推广手续和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一律清除建材市场。五是对新型墙材企业实施动态管理,每年组织专班对新型墙材企业的生产管理、产品质量和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对评定优秀的企业予以奖励,对评定不合格的企业限期整改,逾期整改不到位的企业淘汰出局,其产品不能进入我市建筑市场。在商品混凝土管理方面,加强对商品混凝土的检测,要求搅拌站对运力进行科学调配,计量准确,确保商品混凝土健康发展。
    根据省政府令281号规定,结合随州实际,我办报请市政府同意,于2006年6月1日和10月8日开始在城区范围内分别实施 “禁实”和 “禁现”。根据这一时间要求,“三办”与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协作,从图纸设计、图纸审查、施工监理、质量监督、材料检测到竣工备案,全过程密切配合,步调一致,保证了随州市城区“双禁”工作一步到位。2007年7月8日至9日,省建设厅“禁实”验收督查组对我市进行了达标验收,认为我市在“禁实”工作中措施得力,成效显著,整个城区在规定的时限内全面实现了“禁实”,成为我省“禁实”达标城市。
    4、建筑节能实施到位。自推广实施建筑节能以来,形成了从图纸设计到专项审查,从施工许可到质量监管,从验收备案到销售许可的全过程封闭管理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建筑节能政策的贯彻执行。一是严把源头关。设计部门严格按照节能标准设计施工图,审图部门实行专项审查,专项登记备案,并落实建筑节能一票否决,确保了节能设计与审查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全过程监管。从施工许可到竣工备案每一个环节都严格监管,凡没有通过建筑节能专项审查的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禁止没有办理登记推广管理手续的节能材料进入建筑工地,禁止使用抽检和复检不合格的节能材料,凡节能分部验收不合格的工程项目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禁止未进行节能信息公示的房屋销售,实行层层把关的封闭式管理。三是定人定责管理。实行定人定岗管理,每名执法人员负责若干个工程项目建筑节能的督促落实,重点督促各工程项目严格按照建筑节能标准和设计文件进行施工,使建筑节能执法从事后处理变为事前介入,健全了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程序。四是开展专项检查。在全市建筑工程季度、半年、年终综合大检查中,始终把“禁实”与建筑节能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检查内容,对违法行为立案查处,有力地推动了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5、散装水泥推广到位。商品混凝土的使用作为提高散装水泥使用率的重要手段,在实施“禁现”后逐渐得到推广。为此,我办通过举办“商品混凝土应用技术培训班”,对监理公司的监理人员、建筑公司技术安全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各项目部的项目经理、施工员进行培训,讲解商品混凝土从原料配合比、搅拌、运输、浇捣、养护等技术要领,分析现场搅拌和使用预拌混凝土的不同操作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对商品混凝土的认知程度和操作工艺,为“禁现”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我办在新型墙材推荐企业中推广电子三级配料系统和散装水泥供应设备,现已安装散装水泥存储设备5套,每年可使用散装水泥5000吨。
    在城区实施“禁现”,使用预拌混凝土后,农村市场就成为推广散装水泥应用的主要战场。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在曾都区、广水市选取重点乡镇,以新型墙材企业为平台,建立农村散装水泥销售网点。一是大力宣传,有针对性地对各乡镇新型墙材企业进行宣传,宣传使用散装水泥在提高墙材质量,减少粉尘污染,方便储存和运输、降低用工成本等方面的好处。二是资金扶持,对销售网点的散装水泥罐在购买时利用基金进行资金补贴。三是政策扶持,对使用散装水泥建立销售网点的新型墙材企业在推荐和定点时予以加分。目前,已在北郊、南郊、两水、洪山镇、大洪山风景区建立5处农村散装水泥销售网点。
    6、装饰市场管理到位。为规范装饰装修市场,为各装饰公司和品牌装饰材料厂商搭建一个展示自身技术和实力的平台,我办连续举办了三届家装赶集会和家装比赛。一方面通过展示各装饰企业的风采,树立了我市装饰行业的整体形象;另一方面通过举办设计比赛、技能比赛,显示了我市装饰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既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消费,又压缩了“马路游击队”的活动空间,社会反响良好。现我市已有13家企业获得省建设厅核准的三级以上资质,12家企业获得“家装准入”资质。
    做为行业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维护装饰行业形象是我们的重要职责。我们专门成立了“装饰咨询服务中心”,针对投诉情况,确有工程质量问题的,我们要求装饰公司坚决返工,直到消费者满意为止,决不护短。若是因为消费者的误解等原因造成的矛盾,我们则耐心解释,尽量调解,既让用户满意,又维护企业的正当利益。
    在装饰市场管理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省人民政府令第268号赋予的行政许可职能,规范执法,把握标准,严格执行报建缴费审批程序。对法规意识差的项目负责人,本着“宣传政策、启发教育,以理服人”的原则,促使施工企业积极配合,纳入管理。
    7、行政执法落实到位。一是根据市住建委要求,我办扎实做好法制学习安排,重点提高行政执法人员依法管理的能力、写作能力和独立办案能力、解决问题和矛盾的能力以及宣传说理能力。二是组织执法骨干人员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行政执法培训班,系统地学习法律法规常识和行政执法程序,并结合行政执法案例与实践进行讨论分析。通过学习,使我办行政执法人员提高了对行政执法的认识,进一步规范了我办的行政执法行为。
    近年来,为巩固“双禁”成果,推行建筑节能,我办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查处违规违法案件,同时在办理案件时,做到程序合法,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案卷规范,严格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制。截至目前,共立案调查违反“禁实”和建筑节能规定的行为4起,处罚146000元,有效地遏制了违法行为的发生。
    8、服务质效提升到位。在行政服务工作方面,我办积极做好行政审批提速工作。一是健全规章制度,树立服务形象;二是完善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加强协调配合,提高办事效率;四是严格督促检查,防止违规违纪。经过提速,我办窗口受理的两项行政征收的办结时限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提高到现在的即时办理,两项行政审批的办结时限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提高到现在的3个工作日。同时要求窗口服务人员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按照优质、诚信、高效的服务原则做到各种业务无差错。
    9、精神文明建设到位。近年来,“三办”为提高单位职工素质,提升单位形象,积极参与市委市政府开展的“抓带促”、效能建设、政风行风评议、“三城同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三办”干部职工业务素质的整体提高,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尽头更浓,学习效果更佳,工作更扎实,服务更优质,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作风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实现了人员素质、工作效率和单位形象的三个提高。先后荣获全省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先进单位、全省发展散装水泥先进单位、2008年度全市节能工作先进单位,2006-2007年度文明单位、全市建设系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我们将以此次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严格执法,不断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不断加强节能材料配套建设,为高标准完成我市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工作任务而不懈努力。
  
    (王 松)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推 广 新 型 墙 材 发 展 散 装 水 泥实 施 建 筑 节 能 共 享 低 碳 生 活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2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