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网络团购 正在我市悄然流行
作者:王松

  本报记者 王 松
    网络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带来了人们消费方式的改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不同地方的消费者开始有组织地组成团体,通过互联网以较大折扣向商家购买产品,这种消费模式即网络团购。如今,这种以团购为特点的新型网络购物方式也悄然登陆随城,成为 “时髦”的消费方式。 ——编 者
  A
  网络团购物美价廉
    “北极绒羊毛暖丝绒保暖内衣原价368元,现在只需86元!原价85元的欧莱雅乳霜39元就买到了!”每天,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吴小姐都提早来到办公室,在QQ群里与网友互相分享最近的团购战利品,这段时间以来,交流团购购物心得已经成了她与网友们见面的开场白。
    “仅仅是网购,这已经OUT(落伍)了,现在流行的是团购!”正如吴小姐所言,网购一族的生活里出现了一种新鲜的团购消费,他们不必发起组织动员,也不必去找商家谈判砍价,只需开电脑登录团购网站,浏览网站推出的团购商品。如果觉得自己有需要,如果被那动辄低至1折的价格所吸引,那就可以将鼠标移动到购买按钮上,点击消费,网络支付,随后就可以在规定的有限期内实现消费。
    记者了解到,我市热衷于网络团购的年轻人已小有规模,记者在一个成员大部分是随州人的团购QQ群里看到,大家正热火朝天地交流着团购经验。“我家里的生活用品,小到刮胡刀、衣服鞋子,大到手机、电视,不少都是从网上‘团’回来的的。”网友“草根”笑称自己已经染上了“团购瘾”,“现在我每天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收藏夹内的团购网站挨个浏览一遍。有的时候出手慢了,好东西就被别人抢光了。”
    记者注意到,团购网上的商品动辄折扣至3到4折,甚至有1折商品,如果这样的折扣都是真实的,那么商家为什么愿意搞这种团购活动呢?“凭这样的‘白菜价’,商家和网站靠什么来赚钱?”这种优惠程度不禁让人心生疑惑。
    “商家赚到的是人气和宣传,而团购网站靠商家的提成、广告或是服务佣金等盈利。”随州本土的“随州团购网”经理吕明解释,网络团购追求的就是消费者、网站和商家的三赢。吕明告诉记者,一些以年轻人为主流消费群体的商家及一些新进入市场的商家是愿意有这样的合作,因为在网站上的营销可以为它们带来人气及影响。为了让网站与商家都能取信于民,团购网站一般都会与每一位合作的团购商家签订合同,并且留下风险抵押金,这样能从根本上为更多的用户争得利益,而不是虚假定价,让消费者受伤,这也是遵守团购网规则,让网站健康发展的关键。
  B
  本土网站刚刚起步
    目前网络团购发展势头正猛,尤其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网络团购相当普遍。与全国近乎火爆的发展势头相比,我市的团购网站发展是悄然而行的。2008年9月,定位于本地团购的随州本土第一家新型团购网站——随州团购网开始上线测试,迄今为止,我市新出现的新型团购网站数量并不多,在一些提供团购导航的网站上,难觅随州本地团购网站的“倩影”。
    对此,随州团购网的有关工作人员说,之所以随州本土的团购网站数量不多,其主要原因是随州网络市场尚不成熟,消费者的网上购物习惯还没有养成,对一些网购的流程都不是太熟悉。另外,网络团购的受众局限于较年轻的人群,许多消费者习惯了眼见为实的传统消费方式,在进行网上消费时,难免有不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运营团购网站的收效并不高,优势还没有显现出来,因此团购网站在我市的发展尚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
    不过谈到我市团购网站的发展前景,“随州团购网”经理吕明倒是显得信心十足。他认为,网络团购作为网上购物的一种组成方式,价格优势却比普通网络购物更加明显,能同时让商家、消费者和网站平台多方受益,其市场前景也就可想而知了。而随着我市经济的不断发展,网购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会越来越旺盛,网络的普及也会使网络团购越来越靠近老百姓的生活。虽然市民可以选择外地团购网,但是外地的团购网只可购买打折的商品,有关美容、就餐、健身等方面的事就不能在外地团购网上买了,这也是我们发展本土团购网站的一个最大的优势。
  C
  团购虽好莫成“团奴”
    团购网站一夜间成了香饽饽,团购自然而然地成为最时髦的消费方式,然而这股网络团购热潮也催生了“团奴”一族。不少人经过一阵疯狂团购后却发现,欣喜渐去,惆怅袭来,尤其是当他们拿出账本算账时,心里更是平添了一种莫名的压力。
    网友“倾城阳光”第一次网络团购就是花了65元,团了一款原价230元的眼影,从此她一发不可收拾,看到稍有兴趣的商品就忍不住要买单。“因为都是直接使用网银转账,所以花了多少钱自己也没有概念,每次消费都觉得很便宜,但是累计在一起的数额就有些惊人了。”9月份,“倾城阳光”在各种团购网站上共消费了近1000元,这与她团购省钱的初衷显然有些背离。让她苦闷的是,她现在每天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自觉地浏览光顾团购网站,就怕错过什么好的团购商品,一有机会就上网看,盼着它们推出新商品,成瘾了。
    “倾城阳光”告诉记者,她加入了很多团购交流群,群里大多都是和她一样的“团奴”,每天大家一起交流各个团购网中折扣低的商品,于是跟风消费经常发生。
    为此,吕明提醒:是不是买到了并不需要的东西,是不是进入了盲目的消费状态,这对买家来说很重要。他对有兴趣参加团购的市民提出几点建议:所购买的货物,一定要是自己喜欢的和需要的;不宜轻易变动自己的预算计划,必须通盘考虑自己的用钱;从第二渠道打听或者查探该货物的价格,防止优惠的水份;认真查验交付的货物,防止货不对板;参加团购一定要索取厂家的保修卡,免中“特价商品不保修”的圈套;不要参加兑现能力有限的团购;不要轻易地下定金,并注意有关的团购协议条款。
  团购也需防陷阱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网络团购 正在我市悄然流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3 版:焦点】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