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老师们的孩子
  前两天,一位同行找到我,请我跟他的孩子谈一次话,原因是孩子跟他情绪对立。我从孩子口中得知,对立的原因是父子缺少交流,而且父亲缺少耐心。
    这让我联想起周围的现象,不少教师的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并不突出,甚至很糟糕,成绩当然也不理想。
    按理说,教师是有专业教育知识的群体,教师的孩子也享有得天独厚的教育环境和条件,成才的机会应更多才对,可为什么出现相反的情况呢?
    我想起发生在我和女儿之间的一件小事。
    我对学生一向是很有耐心的,而且鼓励学生跟我交流,学生也很喜欢跟我交流。有一次,读初中的女儿跟我到办公室,看我跟几位学生交流,当他们提出问题时,我很和气很耐心地给他们讲解。等几位学生高高兴兴地走后,我女儿表情非常复杂地看着我,酸溜溜地对我说:“好啊,原来你对学生这么好!对女儿怎么样?哼!”
    看着女儿嫉妒的表情,听着女儿埋怨的话语,我心里抱歉地说道:“女儿,爸爸对不起你!”
    我长期担任初中的教学工作,而且连续多年带毕业班,兼做班主任,工作非常辛苦,与女儿交流的机会很少。有点时间,想过问一下女儿的学业,可给她讲解时,又常常失去耐心,让女儿失望。女儿看到我和学生交流的情形,有了强烈的嫉妒与责怪,应是很自然的。本来她应该享有爸爸更和蔼、更细致、更耐心的教导,可事实却正相反,作为老师的女儿,却要嫉妒爸爸的学生所受的待遇了,这不是一个教师孩子的不幸吗?这不是作为教师的我的悲哀吗?我的孩子也是孩子呀!这一幕经常在我脑海里闪现,促使我反思自己对女儿的教育行为,也促使我观察思考广大教师的家庭教育行为。
    很多教师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压力大,因而易烦躁。在学校,有教育者的身份制约,必须用教育者的专业行为对待学生。而到家里,一切面具都摘了下来,情绪失去了控制,孩子稍有不顺,便成了自己发泄情绪的对象。家,不再是孩子宁静的港湾,而是让人恐惧、让人烦躁的地方。
    还有的教师,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不多,但期望值却很高。当他对孩子的希望与现实反差很大时,他的心里便失去了平衡,他的专业教育的理智早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在学校里,面对学生,我们知道根据他们的现状,会给他们提出合理的目标,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给他们鼓励。可面对自己的孩子,我们做了些什么呢?亲爱的老师们啊,要记住:您的孩子也是孩子呀!
  
    左小租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老师们的孩子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教育在线】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