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规范要效益——市国税局规范税收执法工作记
作者:徐王俊
10月20日,市国税局进出口税收管理科工作人员刘海涛,在对某香菇出口企业进行退税登记时发现,该公司上报的收购价格与国税部门监控的价格存在较大出入。这是市国税局运用自主探索开发的 “电子眼”——农产品涉税价格信息采集软件,规范农产品收购价格所发出的“威力”。 今年以来,该局上下实施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国税收入再创新高。今年1—9月,市国税部门组织各类税收10.27亿元,同比增长37.4%,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成绩的背后,蕴含的是什么样的故事?该局局长刘贵明表示,这既需要纳税人的依法纳税,又需要国税部门的依法征税,关键是有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税收环境。 税收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要摸清家底。纳税人户籍管理是税源管理的基础,是税收征管工作的源头。针对户籍管理方面存在漏征漏管户、管户交叉等不同的问题,该局对纳税人从办理税务登记到注销税务登记,进行全程监控,对新开办纳税人基本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核实,准确采集和录入各项征管基础数据,强化与工商、质检、地税等部门的登记信息比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今年5月,市国税将曾都区东城分局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试点单位,将辖区内所有纳税企业,分行业、分片进行评估,企业主动申报补缴税款300万元,从源头上有效地解决了纳税户基础数据资料不实、不准、不全等问题。 国税部门在规范管理的同时,注重融入人性化服务。比如纳税提醒,及时提醒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和向预储账户存入税款等,使纳税人可以规避许多税收违法违规风险,得到了纳税人的普遍好评。华龙车灯董事长王正华表示,提醒式管理既能让企业掌握好税收政策,还避免不该受的税收处罚,拉近了征纳双方的距离。 市国税局坚持治税必先治队,重在治队,以内促外。该局通过实施巡查督管,严查涉及税政管理、税收征管等方面执法不规范问题,通过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对每一位执法人员进行月度考核、通报,并追究过错人的责任,目前该局税收执法正确率达到99%以上。今年5月,在全省第一批“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检查验收中,受到以省政协副主席李宗柏为组长的检查组的一致好评。 如今,国税部门实施了“8152”办税模式,即8个统一,1个窗口,5个标准,2个一律,有效解决了办税服务人员做什么、怎么做、做得不好怎么办等问题。该局还积极推进内控机制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初步形成了“岗责确权—流程分权—排查风险—完善制度—立体防控”的部门内控机制新模式,实现了对税收工作的全覆盖,达到从源头识别风险、监控风险、化解风险、处置风险、警示风险的目的,使全市国税系统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本报记者 徐王俊 通讯员 万新 王文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