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联储“开闸放水”六千亿“釜底添薪”
美新一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损人不利己”
新华社11月4日电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3日宣布推出广受关注的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以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专家表示,美联储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刺激美国国内经济增长的效用可能不会太显著,而对于其他经济体和国际金融体系的“负效用”则不可忽视。 美联储再度“开闸放水” 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3日发表声明说,鉴于美国当前生产和就业状况改善的步伐依旧缓慢,美联储将在2011年6月底以前逐月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以加快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同时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零至0.25%的水平不变。 面对“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奥巴马政府自上任初就推出7870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但“新政”的效用已出现减弱迹象,专家认为美国经济尚难在短期内摆脱高失业率、高赤字、低通胀率的态势。 自2008年12月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零至0.25%的历史低位之后,身兼促就业、稳通胀双重使命的美联储在使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方面已是空间狭小。从2009年3月起,美联储转而倚重数量型货币政策手段,通过购买1.7万亿美元的中长期国债等将资产负债表迅速扩大,力图用这种注入流动性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 或催生新的资产泡沫 尽管美联储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规模和方式和市场预期接近,但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在美国目前经济复苏缓慢、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严重不足的背景下,美联储这一政策,对于刺激美国国内经济的效果或如同缘木求鱼。 “美国现在最严重的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而非货币供应量不够。美联储多年前的宽松货币政策就导致大量美元流入楼市,埋下了‘次贷危机’的种子,”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表示,当前美国更需要的是新一轮财政刺激方案,而非让流动性进一步泛滥,否则新增的流动性也不会迅速进入实体经济变为资产,而是流入金融机构和海外,催生新的资产泡沫。 美元贬值和巨大的流动性,导致大量“热钱”流入资本收益更高的新兴经济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来的多份报告已发出警告,亚洲等新兴市场尽管经济增速强劲,但正面临着资本大量流入和通胀压力累积的威胁。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近来也指出,美国的货币发行不控制,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正在给中国带来“输入性通胀”。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元作为主要定价货币的贬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