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产业在调整
——广水杨寨冶金工业园采访记
作者:宋俊超
11月5日在鼎盛冶炼公司看到,80立方米炼铁高炉及6300KVA矿热炉正在拆除,这是广水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振兴冶金工业的举措之一。 广水杨寨冶金工业园坐落在107国道和杨平公路交汇处。原来这里只有杨寨铁合金厂和几家小作坊。如今,走进杨寨冶金工业园,却是另一番景象:四通八达的道路,正在兴建的工业项目,没有烟尘的生产车间…… 2004年,广水市政府对杨寨铁合金厂进行破产改制。随后,金汇实业、圣火冶炼、金诚机械等企业相继落户。自此,杨寨冶金工业园区开始大踏步向前迈进。截至10月底,今年杨寨冶金工业园区实现产值、销售收入分别为21.5亿元、1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4%、53.2%;实现利税6885万元,是去年同期的2.5倍。 打造广水最大的工业园。自2004年以来,广水市政府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实施了杨寨冶金工业园内公路、铁路、给排水、电网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大大提升了园区承载能力,完全具备了入驻大工业项目的基础条件。根据现有的产业基础和我省的资源优势,杨寨冶金工业园准确定位:依托省内丰富的电能、矿产、铁路专用线等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加工,致力打造广水规模最大的工业园和湖北省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截至10月底,该园入园企业累计达到9家,总投资超过20亿元。其中,华鑫冶金总投资15亿元,三期工程全部竣工后,年产能将突破100亿元;鼎盛冶炼将投资2亿元,新上80万吨磁化焙烧和100万吨配矿项目;金汇实业投资9000万元,新上25000KVA矿热炉,加上原来的12500KVA生产线,年产量达到4万吨。一批大项目的入驻,也带动了广水金兴、鼎兴机械、金锐实业等小项目在园区落户,形成了以大带小、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可喜局面。 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是杨寨冶金工业园的主旋律。几年来,该园区企业通过加快环保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全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园区积极配合市环保局,关停了圣火冶炼和南亚冶炼2家污染企业,鼎盛冶炼拆除了80立方米炼铁高炉及6300KVA矿热炉。金汇实业投资500万元,采取布袋除尘;华鑫冶金投资6000多万元,安装5套LLP1100长袋低压脉冲布袋除尘器除尘设备,大大降低了有害气体的排放。同时,华鑫冶金利用废钢预热设备,进一步缩短生产流程;金汇实业把工业废渣加工成微粉,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料,年可创收600万元。环保部门对杨寨冶金工业园及周围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的两次全面监测显示,园区污染下降,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作为风机产业链的上游产品,依托自身优势、巧借风机产业发展的平台,杨寨冶金产业正快速发展,预计到“十二五”中期将实现百亿工业园的目标。 (本报记者 宋俊超 通讯员 李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