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扎实开展行风评议 提升交通服务能力
  随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汪家强
  
  
    随县境内等级公路总里程2845公里,其中2条高速公路——汉十、随岳,2条国道——312、316国道,5条省道——小应线、随南线、周新线、寺沙线、牛程线,5条县道——厉封线、合厉线、新唐线、柳涢线、任河线,2319.5公里乡、村路。全县列养公路525.45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8.45公里,二级公路361公里,三级公路146公里。三级以上公路里程占等级公路总里程的18.5%,公路密度55.36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县有通航水库6座,涉及8个乡镇,建有新农村达标渡口9处,乡镇船舶70余艘。全县拥有运输企业84家,货运车辆4420台,客运车辆305台,各类客运班线166条,其中县内班线128条,县际班线30条,市际班线8条,并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客车。
  
    一年来,在县“四大家”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交通运输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克难奋进,开拓创新,全面超额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着力实施项目建设 各项目标全面实现
    牢牢把握国家扩大内需和省连续三年对口扶持的政策机遇,实施项目战略。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不遗余力地进市赴省争取项目和资金。争取316国道一级公路、厉封公路建设为新增项目,增加部省投资1.05亿元;争取淮河连接线由地方全额出资项目改为省补助资金项目,争取省补资金700万元;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道路、移民道路纳入通村公路计划,争取定补资金2808万元。今年,已争取项目17个,资金达2.34亿元。
    加快公路网络建设。面对缺资金、缺机械的困难局面,县公路段筹资1300万元,购置了摊铺机、压路机等一批大型机械设备,组建标准化工程检测实验室,确保了项目如期实施;面对施工协调困难,在项目实施中,采取一个项目、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举措,确保了项目如期完成。今年,完成新建、扩建、改善工程101公里,以平均3天1公里的建设进度体现了“随县速度”。
    ——2009年11月2日,全县第一个交通重点项目厉封公路扩改建工程顺利开工,拉开了全县路网建设的序幕,15公里的一期工程于今年6月5日建成通车,整个工程仅用时7个月,创造了多项第一:施工监理第一次面向社会邀标;质量监管第一次采取五级保证体系;公路设计第一次引入了人文景观、生态环保等建设理念。
    ——随岳高速淮河连接线第一标段完工,全线将于年底竣工通车。建成通车后,对改善随北地区交通现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淮河镇及周边5万余人民进城时间缩短20分钟以上。
    ——完成316国道38公里、小应线20公里和寺沙线8公里路面改善“刷黑”工程。全县国、省干线主干道的路容、路貌、路况得到整体提升。
    ——完成杨万线10.1公里省际出口路项目、万和大桥等11处危桥加固项目。全县农村公路通达水平进一步提高。
    ——完成通村公路300公里,超计划20公里。移民道路、新农村示范点道路、部分断头路等农村交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厉山二桥将于年底完成桥墩,明年5月完成桥面铺装;316国道一级公路、随县二级客运站等一批重点项目已开始启动前期建设。
    加快运输网络建设。按照“路、站、运、渡”一体化的要求,积极实施客运站场建设工作。初步形成了以县城客运站为枢纽,乡镇客运站场为节点的运输网络。
    ——投资60万元,按照四级客运站标准新建的县城临时客运站在7月份投入使用,满足60辆客车的进站需求,日均发送旅客500人次以上。
    ——在唐镇、万和、新街建成的3个五级客运站已投入使用,殷店五级客运站正在建设之中,全县乡镇已建成五级客运站8个,四级客运站5个。封江杨林湾、洪山火山口渡口已建设完工,全县库区乡镇渡口达到9个。
    ——新增客运班线8条,创建省级农村客运示范线2条。3月19日,随着吴山镇星火村农村客运班线的开通,全县128条通村线路全部开通了客运班车,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客车的目标。
  紧密配合中心工作 尽心竭力圆满完成
    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在“第二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等重大活动及支持“县重大项目建设工程”中,大力发展和改善交通条件,交通服务水平得到了提高。
    全力以赴支持寻根节,实施美化亮化工程。以改观316国道、炎帝大道路容路貌为重点,投资200多万元,对316国道东镇至三合段、炎帝大道随县段路面划标线15公里;粉刷316国道、炎帝大道行道树18公里;对316国道厉山镇区段实施扩宽、大修1.5公里;对炎帝大道通自然村的路口村道进行硬化。
    全力以赴支持新农村示范点、工业园和移民道路建设,凸显交通拉动作用。支持尚市镇群金村桃花节景区道路 建设7.1公里、三里岗刘店村新农村示范点道路建设1.3公里,通往吴山闽商石材工业园的2.4公里砂石路新建为7米宽的水泥路面,21公里移民道路在5月份优先完成。今年,解决新农村示范点、工业园区、移民道路达66公里,不仅改善了交通条件,也将产生积极的拉动作用。
  科学编制发展规划 确保足够项目储备
    作为一个时期的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对于加快以县城为中心的路网建设,提升交通运输的整体水平至关重要。在规划编制中做到了“四个注重”:注重调查研究、注重公开性和广泛性、注重超前性、注重高起点、大手笔,体现了“四个突出”:
    在规划编制上突出“新”。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便捷安全出行为主线,建立以县城为中心的新路网格局,对国省干线、县乡村组公路、旅游公路、站场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
    在规划编制上突出“早”。从去年8月开始,组织开展了“县城为中心的路网项目”、“乡村公路联网项目”、“旅游公路循环项目”三个课题的调研。经过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论证,在今年1月,《随县“十二五”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经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在以公路规划为重点的同时,道路运输、水路运输规划编制工作也同步开展,今年5月,完成了《随县交通运输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规划项目数量上突出“多”。“十二五”期间拟新建、改建公路3739公里,计划投资24亿元,其中高速公路69公里,一级公路23公里,二级公路503公里,三级公路213公里,干线改造304公里,危桥加固59座,新建客、货运站13个,新建水上搜救中心1个,渡口10个。
    在规划序列上突出“实”。按照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将规划项目进行排序。将三(河)均(川)、合(河)厉(山)2条以县城为中心的县乡二级公路上报到省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力争纳入“十二五”头年计划。
  切实抓好行业管理 推进交通运输长足发展
    全县交通运输系统始终坚持将养护管理、依法行政、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养护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理念,狠抓经常化、精细化养护。国省干线公路优良里程235.1公里,优良率达到71.5%;支线公路优良里程331.6公里,优良率达到63.15%,分别比上年度提高2.3、1.4个百分点。面对撤销收费站后公路车流量加倍增大、公路受损严重的严峻局势,采用固定治超与流动治超相结合的方式,构筑全方位的治超网络。查处超限车辆13224台次,卸货41649吨,超限车辆控制在5%以内,比省限控目标下降了3个百分点。
    交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灾情就是命令,保畅就是使命。交通运输部门在抗冰雪、战水毁中,第一时间组织投入人力、物力,战斗在第一线,确保了公路的畅通。“1.10”冰雪灾害,国省干线多处受阻,316国道堵车30多公里,交通部门出动机械80多台次,投入人力260人次,洒盐150余吨,次日下午4点全部恢复交通;“7.17”暴雨灾害,交通水毁严重,交通部门投入人力2300余人次、各类抢险车辆 (机械)300余台次,抢修塌方8万余方,抢通小应线中断交通2处。
    运输管理能力不断提升。规范行政许可,办理各类许可650件,受理审批业务4257件。净化客货运市场,通过开展客、货运市场的专项整治行动,运输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受理投诉32件,查处率达到100%,查处长途客车违章18起,为631辆货车办理了经营手续。引导、规范维修业的发展,办理维修业户许可14家。督促驾校建立服务质量信誉考核体系,保证驾校培训质量,现已培训学员542人。县城出租业正式启动,正在报批阶段。
    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加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工作机构、人员、经费、制度全部到位。通过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隐患排查”等活动,自查、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87项,现场整改179项,限期整改8项。县政府筹资25万元,拆解封江库区“三无船舶”19艘,省安委会“挂牌”督办长达二年之久的安全隐患得以销号,我县保持连续16年水上交通无事故。通过大力推进公路安保工程,完成危桥加固11座,提高了公路安全保障功能。加大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力度,举办安全培训班2期,培训从业人员150人次。
  努力打造过硬队伍 不断提升自身形象
    队伍建设是形象,是根本,是抓好交通运输工作的基础。
    着力抓好能力建设。以学习为突破口,以“五好班子”、“五强队伍”建设活动为载体,提高交通干部职工“四种能力”:把握政策机遇的能力、总揽全局和独当一面的能力、沟通和协调能力、雷厉风行的执行能力。
    着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立足交通特点和实际,准确客观查找风险点,评定风险等级,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扎实推进交通风险防控工作。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加强源头治理,实行分级、分项、分工负责制,加大交通工程立项、融资、招投标、材料设备采购、设计变更、计量支付、竣工验收等重点环节监管,确保交通行业健康发展。
    着力抓好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交通运输系统建成市级文明单位3个、县级文明单位4个,省厅级文明示范窗口1个。316国道建成省级文明示范路,306省道建成市级文明示范路。洪山公路管理站被省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涌现了全省劳动模范张艳丽、市第二届道德模范肖书忠等先进典型,全系统3个集体、18人次受到上级表彰。
  健全“三个机制”全面深化行评成果
    行评工作是阶段性的,但政风行风建设却是长远的。我局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健全“三个机制”,全面深化和巩固行评成果。
    健全检查督办机制。我局建立了“三线”检查督办机制。一是包点督办。每一名局领导包点联系一个下属单位,对包点单位的政风行风建设实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督办,落实领导包保责任制;二是专项督办。成立督查小组,定期对各单位行评工作情况进行督办检查。三是行业督办。要求分管业务工作的领导要检查督办分管领域的政风行风工作,管理业务领域的科室要督办好该业务领域的政风行风工作。
    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我局与县纪委、检察院、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结成共建单位,主动接受部门监督,借人之“长”,规己之“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效规范了交通行为。聘请了5名交通政风行风民主评议监督员,对我县交通政风行风建设和评议工作提出批评指导意见。通过强化监督制约,有效规范了干部职工行为,呈现出“两降两无”的良好态势,即信访投诉和行政复议案件逐步下降,无一起腐败和重大违规违纪案件,无一名党员干部受到党纪处理。
    健全制度执行机制。加大了制度的执行力度,建立了“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的制度执行机制,确保了各项工作准确执行到位和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以“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为契机,认真开展“双争”活动,牢固树立交通发展“一盘棋”的思路,在全系统形成了“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扎实开展行风评议 提升交通服务能力
3
5
1
6
7
2
4
8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