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创新金融信贷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随州市信用联社理事长汪自国答记者问
作者:存货质押贷款

  随州市农信社系统社会服务公开承诺
    随州市农信社坚持立足社区,面向“三农”、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一立足,三面向”的市场定位,积极支持随州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践行以下承诺: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金融政策和金融规章制度,不搞不正当竞争,维护行业信誉和客户正当权益。
    二、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积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三、依规及时办理各类存款、贷款、汇兑结算、代收代付等日常业务。
    四、严禁对客户“吃、拿、卡、要”,不违规收费,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五、营业网点环境保持清新、整洁,规范服务行为,使用文明用语,开展微笑服务,提升优质文明服务水平。
    为了方便广大客户及社会各界对全市农村信用社行风评议工作提出意见及建议,现将投诉渠道及联系方式公布如下:
    随州市联社行风热线电话:0722-3246541
    随州市联社行风热线投诉电子邮箱:hbx-hjh14@yah00.com.cn
  随州市农村信用社服务地方经济信贷品种
    截至10月底,全市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90.9亿元,比年初增加20.8亿元,增幅29.7%;各项贷款余额47.8亿元,比年初增加13.2亿元,增幅37.9%。这一系列数字背后是什么?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什么意义?
    11月11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信用联社理事长汪自国。
    记者:今年开年以来,市信用联社在信贷方面有哪些创新及成效?
    汪自国:今年,市联社对原金融超市进行改组,成立了4个贷款部。同时,全市农信社建立起三级客户经理制,市联社领导为首席大客户经理,市联社4个贷款部正、副经理和乡镇信用社正、副主任为辖区内首席客户经理,全市信贷员为本社客户经理,常年负责辖区内日常客户贷款营销工作。截至10月底,4个贷款部贷款余额1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7亿元。
    记者:业务持续增长的载体是什么?
    汪自国:载体是成功的关键。今年农信社开展“挂钩互动”活动,推动借款客户与信用社的良性互动。对贷款金额达20万元以上的客户逐户建立经济档案,进行量化考核,对不同等级客户实行不同的奖罚措施,推动借款客户与农信社在销售资金归社、POS机安装、福卡发行、票据贴现、中间业务等多个方面实现良性互动,达到借款客户与农信社双赢的目的。
    同时开展“走千家访百店”活动,加大对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市联社4个直属贷款部围绕城区解放路服装市场等九大商贸市场,深入城区居民、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进行调查,对每户建立完善了经济档案。截至10月底,市联社共走访城区居民16000余户,个体工商户3200余户,中小企业286户,新增贷款3.8亿元。
    记者:农信社如何加大信贷支农力度,促进县域经济增长?
    汪自国:一是围绕农业生产实际,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市联社今年有针对性地安排5.5亿元资金支持万店豌豆、草店木耳、小林花生、尚市油桃、三里岗香菇、唐镇马铃薯等特色农业生产,促其形成“一乡一品、一镇一景”。
    二是做好小额农贷业务,支持农户增产增收。我市联社扩大农户贷款证的发证面,增加农户贷款的授信额度,将贷款发放对象延伸到从事或服务一、二、三产业的所有农户,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截至10月底,全市农信社农户贷款余额达23.3亿元,比年初增加8亿元。
    三是推行基金联保贷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全市农信社在保证基金放大3—5倍的贷款限额内发放贷款,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社成员及经营商户的发展。自2008年8月开办基金联保贷款以来,已累计发放农户、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等各类形式的基金联保贷款3.4亿元。
    四是及时发放救灾贴息贷款,支持受灾农户生产自救。针对今年七月我市遭受暴雨袭击,我市联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认真做好救灾贴息贷款的发放工作。全市农信社共发放贴息贷款568户,金额3536万元。
    五是积极进行业务创新,探索推行了“公司+农户”、“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户”、“工商协会+个体工商户”、仓单质押、林权抵押等担保方式,有效解决了农村贷款难和抵押难的问题。
    记者:今年市委工作会议提出高举工业兴市大旗,农信社将如何促进工业企业发展?
    汪自国:市联社将突出支持重点,进一步加大对工业企业的贷款力度,全市农信社扎实开展“四个对接”和“四大工程”活动,即:对接国家级龙头企业、省市县级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经营大户;重点项目对接工程、老客户回流工程、优质客户渗透工程、困难客户康复工程。重点对专汽及零部件、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支柱产业进行全面调查建档,给予重点支持。截至10月底,392家中小企业获贷金额达19.6亿元。
    记者:农信社今后将如何优化金融服务水平?
    汪自国:市联社除加大科技投入,搞好网点改造外,还重点优化信贷服务。一是降低农户贷款门槛,只要符合“几亩田塘,三间瓦房,身体健康,诚实善良”四个条件的农户均可在信用社获得贷款。二是包村工作做到一村一块公示牌,一户一张联系卡,一人一本工作日志,一月一张监测表,对农户进行上门服务。三是实行小额农贷“110”服务制度,农民只需拨通一个电话,信用社包村员工就会立即赶到农户家中,办理相关业务。四是实行贷款“零费用”,禁止信贷人员向客户吃拿卡要。五是大力推行阳光信贷,将贷款条件、贷款流程、贷款纪律和监督电话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增强办贷透明度。1、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贷款证贷款)2、农户小额担保贷款3、以基金为纽带的联保贷款4、保证担保贷款5、微小客户贷款6、抵押担保贷款7、法人客户流动资金循环贷款8、中小企业最高额抵(质)押循环贷款9、个人住房最高额抵押循环贷款10、存单质押贷款11、动产质押担保贷款(存货质押贷款)12、集团客户授信13、“企业+农户”联合贷款14、出口退税质押贷款15、应收账款质押贷款16、汽车合格证抵押贷款17、现金流量透支贷款18、个人住房按揭贷款19、商业用房按揭贷款20、固定资产贷款21、房地产开发贷款22、经济适用房开发贷款23、廉租住房建设贷款24、土地储备贷款25、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26、农村青年诚信创业贷款27、社团贷款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创新金融信贷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