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园新区新思路
——随县经济开发区平台建设见闻
作者:常跃耀
近日,走进随县经济开发区,建设工地上一片繁忙。眼前的一切,使人深刻地感受到随县积极探索工业兴县的新思路,努力将随县经济开发区培育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新 “引擎”的决心。 一区多园:项目平台高起点 随县经济开发区确立的产业模式是 “4+2”,即汽车及零部件生产、高新技术、纺织服饰和创汇农业4个主导产业,再加上乡镇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矿产资源开掘及深加工2个重点发展产业。 产业集群能否顺利形成,平台建设是基础。2010年,随县经济开发区投入基础设施建设5000多万元,完成了开发区总体规划、土地测量和用地详细规划;开展了一期供电、通讯线路改造,迁移线路60余处,加固长途传输线路1000余米,搬迁改供电线路2000余米;完成了一期道路勘测工作,高标准建设了3.22公里的园区2号、6号、9号、13号道路;铺设雨水管网6900米,完善排水等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初见成效。 县委书记周静说:“实践证明,哪里环境好,项目、资金、人才、信息就会往哪里流。”截至9月底,随县经济开发区累计引进投资3000万以上的项目17个,引进资金12.67亿元,到位资金7.1亿元。 拆迁安置:真情解开千千结 随县经济开发区征地面积10平方公里,一期项目建设征地涉及255户,拆迁安置任务十分艰巨。该开发区用诚心和真心化解矛盾,目前,已拆迁252户,没有一户因拆迁而发生纠纷或上访。“入户率100%、见面率100%、争取理解率100%,尽心尽力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是我对做好拆迁征地工作的深刻体会。”随县经济开发区负责人任超深有感触。 群众利益无小事。该县以市场为导向,以法律法规为依托,制订了公正、合理、优惠的拆迁补偿安置政策,解除了拆迁户的后顾之忧。对群众普遍关心的还建房问题,该开发区组织村民代表实地考察了望城岗、柳树淌等地居民拆迁还建情况,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反复讨论修改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并得到绝大多数村民代表签字同意。目前,一期拆迁还建房7幢362户正在紧张施工,年底可交付使用,小区全部建成后可容纳1150户。 招商引资:环境换得客商来 从去年8月初湖北三铃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落户县开发区起,至今已有15家企业进驻工业园区,其中8家企业在年内建成投产,将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亿元,新增销售收入2.8亿元,新增利税2600万元。 该县在优化招商环境上做文章,抓好招商引资平台建设。加大对外来企业税费扶持力度,规定凡投资工业、创汇农业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一定规模的,除执行国家现有优惠政策外,另可申请免征市政建设配套费、增容费、绿化费、墙改费,免收购置生产经营用房的交易手续费。外商投资企业年检免除一切费用。对外来投资企业优先安排用地,并根据投资额度适当投入配套资金。对外来投资项目实行全程代办制,重点项目实行“绿色通道”审批机制。 同时抓好融资平台建设。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引导信贷资金加大对重大产业、重大项目和重点骨干企业的投入。 县长陈德贵说:“招商引资,谁的招商环境好、办事效率高,谁就能赢得客商、赢得投资。” (本报记者 常跃耀 通讯员 鲍亚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