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糖高宗”已成“糖玄宗”?
食糖价格十天暴跌千余元
释放三大信号:源于过度炒作 与货币流动性相关 引导产业链做强
  新华社11月24日电 进入11月下旬以来,一路飙升的食糖价格迅速掉头向下,从每吨逼近8000元的历史新高,迅速回落到每吨6300元至6500元。在短短10多天时间里每吨下跌了1000多元。这让曾经一度预测糖价将飙升到每吨9000元的部分业内人士高呼“糖高宗”已成真正的“糖玄宗”。
    记者深入采访后发现,糖价暴跌释放的三大经济信号,值得深入思考。
    ——糖价暴跌源于过度炒作。从长期规律上看,从2006年开始,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作为全国主产区的广西,产糖企业的成本价格应该在每吨3200元左右;即使加上物价上涨因素,产糖企业的成本价格也不会超过每吨3600元。这意味着前期过度炒作,报价一度高达每吨8000元的食糖价格,肯定会面临着严重的“空头压力”。过度炒作之后,必然会带来价格“蹦极”走势。
    ——糖价暴跌与货币流动性密切相关。此轮糖价上涨的核心因素,在于对农产品价格强烈的“上涨预期”。今年以来,从“蒜你狠”“豆你玩”直到“姜你军”“不蛋定”,农副产品价格普遍经历了一轮快速的飙升势头。但在央行加大货币回笼力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后,这些农副产品的价格就纷纷下跌。这表明,违背经济规律的盲目跟风炒作,肯定会得不偿失。
    ——糖价暴跌将引导整个产业链做大做强。中央政府通过稳定物价的16条措施,以及此前通过国储糖抛售、遏制通胀等一系列做法,有可能将包括食糖在内,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价成功调控。调控必然会引导整个食糖价格趋于稳定,并从深层意义上推动整个食糖体系从原来单纯地依靠产销、供需平衡,进一步扩大到依据全球市场进行趋势研判,提升作为全球食糖产销大国在全球食糖购销体系中的“话语权”。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食糖价格十天暴跌千余元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时事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