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北京三环路边的建筑笼罩在雾气之中。
新华社12月1日电 12月1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大雾蓝色预警,我国中东部地区多个城市有雾,气象专家提醒公众注意出行安全。
30日夜间开始弥漫京城的大雾在1日清晨仍未见消散,局部地区能见度不足百米。北京市气象台于30日18时40分发布今冬首个大雾黄色预警,部分地区能见度低于500米。
据介绍,北京自周一开始就出现了灰蒙蒙的轻雾天气,周二夜间,雾气愈发浓重,在此期间,北京空气质量一直呈现轻微污染,部分远郊区县,如门头沟、大兴还出现了轻度甚至中度污染。环保专家预计,1日的空气质量仍将处于超标状态。
河北省1日凌晨大雾弥漫,据河北省高速公路路况信息网显示,河北境内多条高速路段因雾影响通行。
山东省气象台1日凌晨发布的大雾橙色预警称,鲁西北和半岛地区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浓雾天气。大雾已对公路出行产生影响。截至1日8时35分,山东境内京台高速、青银高速、济广高速、荣潍高速、威青高速、济聊高速、泰新高速、京沪高速、枣木高速等高速公路的超过50个入口已经关闭,部分高速除个别站外已全线关闭。
受大雾天气影响,全国1日共有300多个航班受到影响。
中国民用航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天津、石家庄、虹桥、浦东、青岛、济南、烟台、大连、杭州、长沙等机场的航班,从12月1日凌晨起,因低能见度均无法起降,共有300多个航班受到影响。到12月1日8时40分,虹桥、济南、烟台、长沙等地机场的天气状况有所好转,航班逐步恢复正常。
民航局要求各机场、航空公司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加强信息沟通,根据天气好转情况,及时调整航班计划,尽快疏散积压航班,并对航班受影响的旅客做好信息发布、解释、沟通和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