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家政一条龙
——府河镇农家待客见闻
作者:采阳见习记者陈云
一个个铁架支起遮阳棚,一张张可折叠的桌椅,餐桌上主人热情地招呼着亲戚朋友,厨房里厨师带着服务员有序地出菜、上菜……11月28日,记者在曾都区府河镇一家办喜事的农家里看到这样的场景。 这就是时下农村火热的家政(摆酒)服务一条龙。主厨的大师傅带着熟练的服务员、统一的桌椅、齐全的厨房用具,为摆酒席的农家上门承办酒席。 农家摆酒“一条龙” “家政一条龙服务十分方便,省去了我们许多麻烦。”28日,府河镇杜家冲村村民冯大嫂抱着刚满周岁的儿子,乐呵呵地说。当天是她儿子过周岁摆酒请客的日子,早在上个月家里就联系好了家政服务。主厨李师傅前一天就带着家什过来准备了,当天的酒宴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冯大嫂表示,以前没有家政服务时,谁家要摆酒席请客,主人和自家亲戚都要忙几天,借桌椅、备料,切菜、洗菜、配菜等。但现在只要一个电话,什么都不用操心了。师傅还会按照客人的大致数量,帮主家估算出待客所需的菜量,以防少了不够或多了浪费。 刚开始,家政服务在农村尚未流行时,主厨师傅们将自己的联系方式贴在路边村屋的墙壁上,慢慢通过客户的口碑相传,加上摆酒一条龙服务的价格合理、服务周到,现在几乎每家都有了大师傅的联系方式。“现在做什么都图方便,城里人摆酒去饭店,咱们农村有了家政服务一样方便。”冯大嫂满意地说。 打工顾家两不误 据了解,农家摆酒一条龙服务费每桌只需几十元,桌椅和厨房用具等不额外收费。服务员多少视酒席数量而定,他们主要负责配菜传菜等,一般每人每天收入80元左右。而主厨大师傅每年有近3万元的收入。李师傅说,从事这一行3年多来,生意一直都不错。七八月份更是旺季,因为升学宴较多,几乎每天都有生意,有时甚至一天要忙几家。 李师傅以前在府河镇上一家酒店打过工,有一定的厨艺基础。后来跟着当地一位专做摆酒一条龙的周师傅学了一段时间,现在自己也可以“掌勺”了。她自豪地说,自己做酒席服务、丈夫在家里种田,两人的收入加起来一年也有好几万。“我们村里其他孩子上大学,大都办的是助学贷款。但我们家两个娃子上大学,却没有靠贷款,多亏做家政服务补贴了家用。平时没生意时,还可在家干农活,照顾老人也方便。” 家政服务惠农家 府河是外出务工大镇,近几年有两万余人外出打工,一些家庭做事摆酒时人手不够。家政服务一条龙也就应运而生。一方面缓解了主家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可解决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 同时,目前我国农村家庭结构也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等社会特点日益突出,“空巢老人”、“留守子女”不断增多。居民收入的增加,为家政服务市场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消费能力。府河镇枣树坳村支部书记刘问华介绍说,许多人外出打工赚得了一定资本,在外接受了一些服务新理念,生活节奏普遍加快,从而带动了家政(摆酒)服务一条龙的发展。 如今,府河的家政服务业红红火火。尤其是春节和七八月份,主厨的大师傅更成了“香饽饽”,不提前预约往往请不到。 据多年从事农村酒席一条龙服务的刘问华介绍,农村摆酒一条龙服务大约从3年前开始时兴起来。据估计,目前该镇做家政(摆酒)一条龙服务的知名师傅就有近30个,名气不大的更是不少。 府河镇农办干部张钦红认为:城市家务劳动社会化早已流行,在我市农村才刚刚兴起。目前一些乡村红火的家政(摆酒)一条龙服务是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的具体表现,也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它的出现惠及的是广大农民,因而在农村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报记者 采阳 见习记者 陈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