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随州娃儿上央视
作者:张顺

  图一:杨万可(前左)与伙伴们一起“秀”才艺
  
    图二:随州娃儿,笑对央视的摄像机
  
    12月4日下午5点30分,10岁的随州娃儿杨万可和他的家人守在电视机前,兴奋地等待着自己在央视少儿频道《快乐体验》的精彩亮相。他的指导老师——随州金话筒少儿主持艺术中心的海燕,在同一时间用DV记录了这激动人心而又终生难忘的时刻。电视屏幕中,随州娃儿杨万可扮相可爱,举止大方语言诙谐,拥有大量特写镜头,节目时长约30分钟。
    老师紧张,杨万可乐了
    一个随州娃儿,何以在中央电视台亮相?
    原来,根据金话筒少儿主持艺术中心全国总部的要求,这一次全国各地要选十二名学生,到嵩山少林寺参加央视少儿频道《快乐体验》节目的活动,选送的学生要有一定的武术功底。随州金话筒中心把所有孩子的视频调出来仔细研究,从气质、表达、外形以及临场经验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符合要求的有三名学生:在全国获得过跆拳道少儿组冠军的叶翰中、临场经验丰富的杨万可、表演天赋较好的李志凌。学校把三个孩子的视频资料送到总部,接受挑选。半个月后,结果出来了:“鬼灵精怪”的杨万可获得了通过。
    随州金话筒中心反复对央视少儿频道 《快乐体验》摄制组进行“刺探”,想知道具体的拍摄方案,以便对杨万可进行针对性的前期培训。得到的回答是:要看孩子自己的应变能力,不必专门辅导。随州金话筒中心只得打探其它地区“金话筒”的训练情况,得到的信息是:别的学校给选手印发了关于少林寺历史和少林十八般武艺的知识,要求选手们背下来。随州金话筒中心如法炮制,把资料给了杨万可,要他也背下来。
    老师们紧张得捏了一把汗,杨万可却偷偷笑了。杨万可5岁时就接受“金话筒小主持人”的系统培训,断断续续已近5年。他先后学过围棋、跆拳道、画画等,但大都只勉强维持了半年就再也不去了。对于一个天性好动贪玩的孩子来说,能把 “金话筒小主持人”的学习坚持到现在确属不易。而他在获知自己被选上参加央视少儿频道《快乐体验》的节目后,却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从不主动提及。她妈妈拿着资料着急地反复问他:“你准备好了吗?”他却说:“有什么好准备的?到时候再说。”
    临场发挥,大意“靠边站”
    没想到杨万可的这种状态,正好“暗合”了央视的拍摄意图:一切看孩子自己的积累,临场发挥,而经过排练反而会“油”,显得不自然。但杨万可的开局却并不顺利。
    河南嵩山少林寺,10月的一个早晨,来自全国各地的12个孩子准时集合了。央视少儿频道《快乐体验》的导演让孩子们围成一个圈,要选“队长”。孩子们欢呼着跳起来一个个自告奋勇。其他地方选送的孩子都是又高又壮,比较起来,杨万可却成了一个“小尾巴”。身材不沾光的杨万可,在其他孩子的身后挤了半天,看看实在没什么希望,只好放弃了努力。
    接着是表演大比拼,每个孩子站出来讲一个故事。讲故事可是杨万可的强项,此前他曾多次参加随州电视台的讲故事节目,很多都是滚瓜烂熟了。但出人意料的是,别人都是讲自己最熟悉的故事,而他事先准备的篇目一个也没讲,竟突然接着上一个孩子讲的故事往下编,“现编现卖”了。故事虽然编得有趣,但是有几个地方还是不够流畅,也没有足够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进行配合。杨万可不按规矩出牌,带队的黄老师是又气又急,只能远远地对他干瞪眼。过于自信和轻敌,杨万可在拍摄的时候被要求站到了队伍的最旁边,“靠边站”了。在节目的前10分钟,除了片头的简介,他的镜头少得可怜。
    学站少林梅花桩,扭转“战局”
    慢了半拍的杨万可,终于知道了这是一场看不见的战争,这样大意下去,确实有点对不起江东父老。他决定想办法扭转被动局面。学少林和尚站梅花桩,是个高难度的动作。拍摄时要求边走桩边解说,下来还要讲体会。导演问:“谁上?”别的孩子还在犹豫,杨万可想也不想就大声地说:“我!”
    其实,他的平衡能力并不太好,平时站在高处时只敢蹲着,但此时机会稍纵即逝,为了扳回战局,他顾不得了。他拼命稳住自己,解说得生动有趣,谈体会时用词准确,完全没有镜头前的紧张陌生感,只是,他在梅花桩上晃晃悠悠的滑稽动作把摄像师都逗笑了,抖动了镜头,被要求重拍了一次。
    他单独拍了一组镜头,烈日下,汗涔涔的杨万可冲远处观战的黄老师挤了挤眼睛,有点小得意。此后,导演和摄像师都开始注意这个随机应变的小孩,他的可爱性格和帅呆了的笑嘻嘻的表情,被反复特写。
    “占”了镜头,遭捣乱鬼“暗算”
    下午拍的一组镜头,叫《少林飞刀》,首先是小和尚拿着明晃晃的匕首,上下腾挪,一会儿腾空飞起,一会儿鲤鱼打挺,刀子在空中划出“哔哔”的响声。拍完之后就是孩子们的模仿动作。可是面对这组技术含量很高的套路,孩子们傻眼了,有的看见刀子还躲了起来。导演问:“谁上?”
    “我!”又是杨万可。在这样的时候,个子的大小或讲故事是否熟练都不重要了,重要的只是勇气和自信。于是,幸运之神又一次眷顾了小小的杨万可。
    随后发生的事情,令人有点始料不及。按规定,动作完成后大家就要簇拥到镜头前讲体会,这一次,杨万可被安排在前排的最中心位置最先发言。可在正式拍的时候,他一会儿龇牙咧嘴,一会儿扭头看后面的孩子,显得烦躁不安。导演看到这情形很生气,冲着杨万可责备了几句。杨万可委屈地把这组镜头拍完。
    黄老师不明究竟,责怪他不认真,他说,后面的孩子见他总是“占”着镜头,在他背后又是掐又是推的瞎捣乱。黄老师不信,掀开衣服一看,果然有被掐红的痕迹。恰好摄像师在旁边听到,见怪不怪地说了一句:“只要有镜头,掐一下怕什么?”
    杨万可和黄老师都长长地舒了口气。晚上吃饭的时候,他问老师对他这次的表现打几分,黄老师笑着说,先前太过大意险些出局,应扣10分,后面奋起直追,不放过任何机会,很勇猛,可以给90分。
    一览众山小,不断寻找新目标
  第二天早晨,要爬到1400多米高的嵩山拍摄,多数孩子爬山爬到一小半就爬不动了,连导演也停留在半山腰休息。杨万可却身轻如燕,把伙伴们远远地甩在后面。他和来自山西、湖南的两个孩子最早来到山顶,他们摸着达摩祖师的巨型雕像冲着山下的人们欢呼。
    摄像师随后赶到,镜头对准了他们,并对三个孩子说,你们将作为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特约小记者,以后可以长期与央视保持联系。最后,摄像师说,还要拍个结尾,让他们说说爬嵩山的体会。“嵩山真高啊!克服困难,不断拼搏才能到达峰顶!”“爬嵩山使我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一览众山小!”“怀着快乐的心,不断超越,不断进步,不断寻找新的目标,这就是快乐体验!”在山顶没有其他的小伙伴抢镜头,杨万可他们三个从容不迫,侃侃而谈,对着镜头兴奋地挥着小手,眼睛闪烁着快乐的光芒。
    央视少儿频道 《快乐体验》此次拍摄结束后,金话筒少儿主持艺术中心总部负责人说,随州选送的孩子形象好有内涵,将来会考虑邀请央视摄制组来随州专门为随州的金话筒少儿做一期节目,愿更多的随州娃儿走进中央电视台的镜头,实现更大的人生梦想。
  
    (本报记者 张顺)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随州娃儿上央视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教育在线】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