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11月份CPI同比上涨5.1%
创28个月来新高 年度CPI在调控范围内 未来不会恶性通胀
  新华社12月11日电 同比上涨5.1%——最新发布的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数据再度引发关注。继10月份“破四”之后,CPI在11月份“破五”,并创28个月来新高。在中央已经出台一系列物价调控政策的情况下,CPI缘何继续走高?
    “11月份物价的涨幅确实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从构成来看,仍然还是食品和居住类价格涨幅较大,共同推动了CPI的上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11日在数据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调查显示,11月份全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了11.7%,拉动CPI上涨3.8个百分点,“贡献”率是74%;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5.8%,拉动CPI上涨0.9个百分点,“贡献”率是18%。
    食品类价格中,11月份全国粮食价格同比上涨14.7%,食物油上涨14.3%,水果上涨28.1%,蛋类上涨17.6%,涨幅大多有所扩大。值得注意的是,11月份蔬菜价格环比 (比上月)回落了1.9%。
    “蔬菜价格在11月下旬政策出台后趋向明显下降,但由于中上旬价格涨幅较大,所以整个11月份蔬菜价格同比涨幅仍达21.3%。再加上蔬菜以外的食品价格涨幅有所扩大,所以综合下来后,食品对CPI的‘贡献’率还是比较高的。”盛来运指出,11月份物价上涨中有相当部分与季节性变化有关,因为入冬后对肉、蛋、菜的消费会增加。
    1至11月份累计,全国CPI同比涨幅已经达到了3.2%,而年初确定的调控目标是3%左右。这是否意味着全年物价调控的目标已被突破?
    “我们原来预定的宏观调控目标是3%左右,而且是一个预期性的、指导性的目标。3%稍稍过一点应该也还在这个调控目标的范围之内。”盛来运说。
    “未来通胀压力会持续较大,但不会出现恶性通胀。”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认为。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产品价格会呈上涨态势。资源、土地、工资、利率等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这也会推动物价上涨。但由于国内工业品整体供大于求、粮食连续丰收,加上货币政策正在进行调整,未来不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11月份CPI同比上涨5.1%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6 版:国内】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