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草店镇中心学校探索赏识教育方式
作者:采阳见习记者陈云
赏识教育法认为: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和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完全一样,但做法却截然不同——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未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孩子学习不行时,家长更多的却是抱怨和指责,很少反思自己的过错! 自费取经 寻找教育良方 2008年6月的一天早上,在天微微亮时,随县草店镇中心学校初中物理老师周方超早早地骑着摩托车赶往信阳,准备转乘火车到河南许昌,他手里紧紧拽着一张记着一串电话号码的纸条。 几天前,周老师从网上看到一段介绍赏识教育的视频,次日又从山东电视台看到一位河南许昌的讲师庄汝伟介绍赏识教育。里面提到的“态度就是最好的方法”、“不能只看到学生表面的错”等新颖的教育理念,与身为父亲同时也是一位教师的他不谋而合。急于详细了解赏识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他,在辗转弄清庄汝伟的电话号码后,利用周末急忙赶往河南拜师取经。 于是周方超得知,目前世界上时兴的著名教育方法有德国卡尔威特的天才教育法、美国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意大利蒙台梭利的特殊教育法等。与其齐名的还有我国周弘的赏识教育法,总结出“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的奥秘,并归纳出“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提醒”的操作原则和简单易学的三字经式操作方法,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和业内人士的好评。 从此,周方超老师也被赏识教育法吸引了。为了更深入全面地了解这一新颖实用的教育方法,周方超自费2次上北京、4次下广州等地听课学习,来回车费、外出住宿、听课学费和买资料等费用,两年下来达两万余元,让亲友和同事们惊讶不已。 “下午上完课,晚上出发乘火车,广州、北京比较远,正好次日早上到。这样一来,既节省了时间,又省了晚上住宿的钱。”谈起自己外出学习时的省钱高招,周方超颇有成就感。 引进校园 成效初步显现 今年秋季开学时,经过对赏识教育两年多的学习,并将其用于教育女儿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周方超感到时机已成熟。于是,他申请担任九(4)班班主任,开始在学生管理中尝试探索赏识教育法。因为20年前从师范学校毕业的他同样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一开始,为了鼓舞学生学习、向上的志气,周方超组织全班学生共同拟定班名为 “志强班”、班训为“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以及班歌等。而后,为了摸清学生的思想状况,他根据赏识教育相关理论,自制了一份 “学生思想状况调查表”,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与困惑予以解答。例如:学生“我总是粗心大意。”周方超评“说明你总想更细心,你会改变”等。 一次,班上一名学生无故逃课,周方超找到学生,没有严辞批评,而是问他:“你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学生说:“我是坏孩子。”知道学生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变象承认自己的错误。周方超于是重复又问了一遍:“你到底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学生回答:“不确定。”这时,周方超真诚地总结了学生平时的种种优点,对学生说,“记住,你是个好孩子,不容怀疑。” “如果批评学生,他就会认为自己是坏孩子,从而在这一暗示里越来越坏。相反,得到肯定与表扬的学生,为了维护‘我是好孩子’这一结论,会不断完善自己。”周方超老师自费学习了赏识教育法,并将其运用到平时的教学管理中。“无需厉声的批评,注重孩子的优点,让学生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周方超说。 上个月底班级月评时,九(4)班由开学时的9个兄弟班级中的倒数第二,上升到年级第一。“九(4)班班风、班纪等,得到了明显改善,这与周方超赏识教育的教育方法是分不开的。”草店镇中心学校常务副校长杨家君说。 前不久,该校一名学生在楼梯随手丢扔垃圾,被值日生发现后还强词夺理。老师过来问他,“你是不想因此扣班级的考核分吧?”学生回答,“是的。”老师笑了,“这说明你有极强的班级集体荣誉感,而且你已经意识到自己做错事了,是个好孩子!”这名学生立即低下头,并表示不再乱扔垃圾了。如今,该校老师经常用这样的方式来教育学生。 转授家长 改善家庭教育 “教师引进新的教育方法,如同给学校注入新鲜血液。变则通,通则达,因此学校也十分支持。”杨家君表示,学校平时通过每周五的教师例会、教学研讨会等,对周方超班上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并邀请其向其他教师讲解赏识教育、传授经验。时机成熟后,将在全校推广。 据周方超介绍,赏识教育法源于家庭教育。他举例说:如果孩子高兴地告诉爸爸“我得了一百分!”却遭到呵斥“隔壁的明明得了双百,你才一门一百就骄傲成这样!”孩子的欢乐顿时烟消云散。 但赏识教育也不仅仅是表扬加鼓励,而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但农村的家庭教育普遍缺失。因此,农村家庭更迫切需要学习好的教育理念。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但周方超认为,“要求农村家庭的父母东奔西跑、花费大量资金去学习一种教育方法,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学校和老师先熟练这一教育方法,再通过家长会和家访等形式,将之传授给家长们。 “原来教育孩子还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孩子平时打不听、骂不听,我们做父母的也很苦恼,下次我决定换种思路,试试周老师教的方法。”11月底,学校一次家长会后,一位家长感慨地说道。 (本报记者 采阳 见习记者 陈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