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信贷新规加强信贷管理
作者:四
近期,中国银监会先后发布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简称“信贷新规”),初步构建和完善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将作为我国银行业贷款风险监管的长期制度安排。信贷新规的颁布实施,有利于银行贷款风险监管制度的系统化调整与完善,促进贷款业务的健康规范发展;有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贷款的精细化管理,促进公平竞争和科学发展;有利于规范和强化贷款风险管控,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支持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固贷办法》的核心内容:一是强化贷款的全流程管理,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传统贷款管理模式的转型,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二是倡导贷款支付管理理念,通过加强贷款发放和支付审核,增加贷款人受托支付等手段,健全贷款发放与支付的管理,减少贷款挪用的风险;三是强调合同或协议的有效管理,强化贷款风险要点的控制,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四是强调加强贷后管理,有助于提升信贷管理质量;五是明确贷款人的法律责任,强化贷款责任的针对性,有助于构建健康的信贷文化。 (二)《流贷办法》的核心内容:一是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测算借款人的营运资金需求,审慎确定借款人的流动资金贷款的授信总额及具体贷款的额度,并据此发放流动资金贷款;二是强调对流动资金的支付和贷后管理,加强对回笼资金的管控,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借款人所属行业及经营特点,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测,分析借款人在经营、财务、信用、支付、担保及融资数量和渠道变化等方面的状况,掌握各种影响借款人偿债能力的风险因素。 (三)《个贷办法》的核心内容:一是强化贷款的全流程管理,推动商业银行传统贷款管理模式的转型,提升商业银行个贷资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二是倡导贷款支付管理理念,强化贷款用途管理,提升商业银行风险防范与控制能力,同时,防范借款人资金被挪用;三是强调合同的有效管理,强化贷款风险要点的控制,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四是强调加强贷后管理,提升信贷管理质量;五是明确贷款人的法律责任,强化贷款责任的针对性,构建健康的信贷文化。 (四)《项目融资业务指引》的核心内容:一是明确项目融资定义;二是明确识别、评估、管理项目建设期和经营期两类风险的要求;三是明确和增加保证贷款人相关权益的措施;四是进一步加强贷款资金支付的管理要求;五是加强项目收入账户管理;六是强调银团贷款原则。 |